光和有效辐射文献综述.doc

光和有效辐射文献综述.doc

ID:53178465

大小:7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光和有效辐射文献综述.doc_第1页
光和有效辐射文献综述.doc_第2页
光和有效辐射文献综述.doc_第3页
光和有效辐射文献综述.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光和有效辐射文献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光和有效辐射文献综述%1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冠层光合右效辐射和产量的影响・陈素英张喜荚毛任钊王彦梅(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小心)小麦适期播种不仅是达到全苗壮苗的关键,还有利于小麦健壮生长发育,是提高小麦单产的重要措施.木试验硏究了不同播期和播量条件下小麦冠层底部光合有效辐射(TPAR)、叶血积指数(LAI)、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PAR)等的变化及播期对冬小麦产疑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和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随小麦播种时间的推迟而降低。小麦冠层底部的光合有效辐射随小麦播种时间的推迟而增人.小麦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与叶血

2、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6;冠层底部的光合有效辐射与叶血积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72.小麦产量虽然随播期的推迟呈递减趋势,但10月20日之前播种的小麦产量问无显著差异.因此,在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区,可相应推迟小麦的播种时间,尽量延长上茬玉米的生长期,以实现两茬作物的均衡增产.%1半干早雨养区小麦光合作川、蒸腾作川及水分利川效率特征赵鸿,杨启国,邓振铺,刘広谊(屮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摘要:对黄十•高原半干早雨养农业区HI间春小麦叶片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

3、子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气晴朗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有“午休”现象,上午明显高于下午,且不同生育期峰值出现的迟早不同;蒸腾速率日变化呈不明显的双峰型,其出现最人值的时间晚于净光合速率出现最人值的时间;在生长季节,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受到多个坏境因子的共同影响;不同时期,起主导作用的环境因子不同,且同一•个因子对几个生理指标的影响程度和强度都有差异,其屮,光合有效辐射是对蒸腾速率影响最强烈的环境因子,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空气湿度对光合作川的影响人于温度。受坏境因子制约最为显著的生理指标是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小

4、麦叶片水分利川效率的日变化呈不明显的双峰型,上午高于下午,乳熟期日平均WUE比灌浆期低46.2%,且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WUE的高低变化与降水量的高低分布相吻合。关键词:半T•旱雨养区;春小麦;光合作用;藜腾作用;水分利用效率;环境因子试验于2004年春小麦生长期内进行,灌浆期观测选在6月20日,乳熟期在7月7日,观测当天天气晴朗无云。采用美国CI-30IPS型便携武光合作川测定仪进行活体监测,分别测定各植株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气孔导度(Gs)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气温(T)、空气湿度(RH)等指标。具体测法:在麦山中

5、,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随机选取4株植株,每株测一片旗叶,每次共测4片叶,每片叶各测5个数据,取其平均值代表该时次的各指标值,7:(X)测1次,8:00〜20:00每2h测1次。气孔导度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交换气体的门户,是水分散失和C02交换的重要通道。气孔导度是衡量气体通过气孔的难易程度,气孔导度越人则气孔张开度越人,即气孔阻力越小,说明水汽、C02等可顺利通过气孔进行交换,水分胁迫时,植物体内会积累脱落酸(ABA),引起气孔关闭。较高温度(30〜35°C)常引起气孔关闭[18]。该试验区小麦叶片气孔导度(Gs)的日变化(图lc)与前两个因子人致相

6、似日出后,随着光照的增加,气孔开放,气孔导度逐渐增人,到8:00左右气孔张开到最人程度,以后慢慢减小,在14:00左右气温最高,空气湿度最小时气孔导度最小。以后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相对湿度缓慢增人,导致气孔导度小幅增加后逐渐减小到全天最低。水分利用效率(WUE)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反映了C02同化作用和水分消耗的关系,为瞬时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比值。其人小不仅受植物根、茎、叶组织生物结构特征的影响,同时也受外界环境因子及十.壤水分等的影响,随着光照逐渐增强、气温上升、空气相对湿度下降,气孔导度发生变化,随之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发生变化,导致WUE有所

7、不同。不同生育期小麦生长存在差异,对水分的需求不同,WUE日动态变化表现岀明显的规律性%1冬小麦2春玉米间作模式下光合有效辐射特性研究*高阳段爱旺和(屮国农业科学院农山灌溉研究所新乡453003)摘要通过对单作和间作种植模式下作物冠层入射和透射光合有效辐射的观测,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冠层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IPAR)的日变化规律及其与叶血积指数的关系以及冬小麦对预留行的遮荫作用。结果表明:2种种植模式下光合有效辐射截获暈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叶面积指数〈2时,间作冬小麦日平均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约为单作的50%,叶血积指数〉2时,2种种植模式下的日平均光

8、合有效辐射载获量相近;2种种植模式下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与叶面积指数均有较好的相关性;间作冬小麦预留行遮荫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