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doc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doc

ID:53185996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doc_第1页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doc_第2页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doc_第3页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作者:靳燕霞,周慧敏单位:河南潔河市郞城区人民医院【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68例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予常规处理,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静滴至能耐受肠道营养1周后。结果:治疗组腹胀及胃潴留消失,恢复至正常出生体质量所需日龄,2周末奶量,足量胃肠营养日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V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明显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关键词】红霉素早产儿喂养

2、不耐受治疗资料与方法2005年6月〜2008年6月NICU病房收治早产儿68例,不能自动吸吮,或吸吮吞咽能力差,无消化道畸形,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男20例,女14例;胎舲29周〜36周,出生体质量1400〜2000g(1850±200g)o对照组34例,男21例,女13例;胎龄29〜35周,出生体质量1300〜1980g(1670±250g),其胎龄、出生体质量、1分钟Apgar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方法:①两组均间歇鼻胃管喂养;②采用同一种早产儿

3、特别配方奶粉喂养;③早开奶:于生后12〜36小时开始喂养,开始1〜2ml/次,1次/2小时,每次增加1〜2ml/日;④辅助静脉营养:牛后第1天起输注5%葡萄糖液,第2天输注复方麵基酸0.5g/kg次开始,每天增加0.5g/kg渐增至3g/(kg•日)。静脉入液量两组无差异。总液体量第1天为50ml/kg,按10〜15ml/(kg•0)增加,直至120〜150ml/(kg•B)o⑤出现喂养不耐受常规处理:排除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奶量应减少2〜4ml或停喂1〜2次。排便不畅者予灌肠通便

4、,有晚期代偿性酸中毒者予纠酸处理Elio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0.25g/支,3〜5mg/(kg•日)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0〜30ml静脉滴注,用药7~10天。治疗期间每天观察呕吐次数,进食奶量,胃潴留量,并称体重,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各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1次。喂养不耐受判定标准:除外消化道畸形,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窒息及心肺疾病。若岀现下列情况之一,可考虑喂养不耐受:①呕吐(≥3次/日);②胃潴留(残留奶量>前次喂奶量的1/3);③奶量不增或减少(≥3

5、天);(4)每日腹围增加3cm[2]0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治疗后2〜3天内呕吐、胃潴留、腹胀等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进奶量明显增加;②有效:治疗3〜7天症状好转,呕吐消失,胃潴留减少,进奶量增加;③无效:治疗1周后症状、体征无改善。统计学处理: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14,P<0.05),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略)]讨论新生儿的胃肠分泌和胃动

6、力的发育随着胎龄增大而不断完善,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和胃肠动力发育不完善,特别是早产儿[3]。近年来国内外均有小样本研究报道小剂量红霉素[3〜5mg/(kg•B)]静滴,对胃肠道有促动力作用,不引起幽门环肌强烈收缩,不增加肥厚性幽门狭窄风险。本文采用红霉素干预治疗组胃潴留,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体质量增长,奶量增加等等明显大于对照组。这提示红霉素作为一种促胃肠动力药物,可有效地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红霉素酯化物可引起肝大、黄疸、转氨酶升高等不良反应,停药后多口行消退。【参考文献

7、】1刘庆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胃肠动力降低.河南医药信息,2002,10(17):62.

2薛辛东,芦惠.极低体重儿的肠道喂养.小儿急救医学,2002,9(1):51-52.

3朱会红,张成晔•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潴留36例疗效观察•儿科药学杂志,2001,7(4):40.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