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学实录及反思.doc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及反思.doc

ID:53186407

大小:7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2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及反思.doc_第1页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及反思.doc_第2页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及反思.doc_第3页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及反思.doc_第4页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及反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教学实录及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及评价教者:吴红宇指导:陈明生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版《语文》八年级第21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抑郁的心情,培养正确的人生态度。2、学习文中写景的方法(实写、虚写)。3、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课前准备:课件教学重点:分析第二段。教学难点:作者的感情变化。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首先我要进行一个小小的调查,你们出去游山玩水时,心情怎么样?(学生踊跃发言)2、柳宗元先生出去游玩时,和我们的心情是否一样呢?今天我们走进作者心里,去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二、初步了解,整体感知。展示课

2、件,同学们听课文。提问:1、作者去哪玩了?他怎样发现这个地方的?学生回答。2、在这个地方,他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老师引导。小结:作者先总体观察,后具体细看,因此视角是先总后分,先面后点。三、分析课文:㈠精析“第二自然段”1、请一生朗读,学生评定。2、潭中游鱼怎么样?使作者一眼就能注意到它。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总结。归纳:①“空游”、“不动”、“远逝"、“与游者相乐”写出了游鱼的自由自在。%1“可百许头”水至清则鱼无处藏,使人一眼就能看到鱼的大致数目;“皆若空游无所依”水清澈见底,才使人看不见鱼本来依托的水;“日光下澈……似与游者相乐”

3、鱼在水中嬉戏,一举一动,种种变化,都能看清楚,是因为水清;“似与游者相乐”写得最好,正是因为鱼与人之间没有一点遮挡,才会如此情趣相通,此段实写游鱼,虚写潭水,写鱼同时也写水。%1学生想象意境。%1背诵此段,看谁背得快。㈡学生自学“其他景物”,找代表说出景物特点。小结:同学们表现都很好,都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而且我们还感受到作者写景特点鲜明。四、走进作者心里,领悟全文主旨:1、作者观察景物,开始心情怎样?后来心情又如何?明确:开始,作者沉浸在山水之中,心情非常高兴如“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后来看到潭上景色,悲从衷来,非常忧伤。2、作

4、者感情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明确:作者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到永州做司马,当时心情十分忧郁,想借游山玩水来排遣忧愁看到小石潭,他开始是高兴的,但一旦看到岸上凄凉的景色时,心一触发,悲从衷来。可见作者无法摆脱的忧愁。小结:此文通过浏览小石潭,抒发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抑郁之情,情随景生,情景交融。3、思想拓展:作者被贬官,他感到无法摆脱的忧伤,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人生态度?生活中,我们遇到挫折,该如何处理?(各抒己见)五、总结全文1、文章通过浏览小石潭,抒发作者无法摆脱的忧郁之情,文章写景特点鲜明,虚实相生,情随景生,情景交融。2、齐

5、读全文,再次感受课文。3、课后写一篇写景游记。板书设计<总:小石潭全貌小石潭记r水:清澈]石:全、卷I树、蔓:青、翠潭中游鱼(实写)潭水清澈(虚写)小溪走势:斗折蛇行犬牙数目:百许头形态:空游、不动、远逝神态:乐-忧岸上景物:Y「竹树环合L寂寥无人无)法摆脱>的抑郁之丿情教学评价:这节课,吴老师先从学生游景的心情说起,引起学生对作者内心的探索。情随景生,接着抓住景物进行分析,最后在景物基础上,探索作者情感。这课吴老师让学生站在生活的立场上欣赏课文,审视文章,学生就能够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和感受,从而对于课文,易理解易掌握。“潭中游鱼”吴老

6、师分析得较细致、具体,同学们感受真切深刻,背诵相当快。分析情感时,吴老师让学生评价柳宗无的人生态度,并联系实际让他们想出解决办法。总的来说,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高,学得兴趣盎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