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搅拌桩双向钉形工艺的探讨.doc

水泥搅拌桩双向钉形工艺的探讨.doc

ID:53236130

大小:6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水泥搅拌桩双向钉形工艺的探讨.doc_第1页
水泥搅拌桩双向钉形工艺的探讨.doc_第2页
水泥搅拌桩双向钉形工艺的探讨.doc_第3页
水泥搅拌桩双向钉形工艺的探讨.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水泥搅拌桩双向钉形工艺的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泥搅拌桩双向钉形工艺的探讨刘继焜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工程系摘要:本文水泥搅拌桩双向钉形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探讨了工艺原理、工艺流程、质量检测、注意事项等方面内容。在浆液设计过程中提高了大体的参数;在施工控制过程中严格控制使用参数;在注意事项中涉及施工中处理的方法;在检验过程中提出如何控制设计与施工的关系。其工艺的实施为后续的工程提供技术基础。关键词:水泥搅拌桩;双向搅拌;施工工艺;水泥搅拌桩是处理软土地基一种比较常见的施工方法,通过设备将配置好的水泥浆通过搅拌并不断的注入地基,使软土和水泥发生固化反应,形成一个板结整体,从而达到提高地基的承载力,降低地基沉降的冃的。但是在实际施工

2、的过程中,由于水泥搅拌桩是采用单向搅拌的工艺,搅拌的均匀性差,水泥在软土地基中分布不均匀,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达不到预期目的。在单向搅拌工艺存在一些不足,双向钉形施工工艺。解决了单向施工工艺的不足,如水泥浆上冒跑浆、搅拌过程中和喷射过程中受力不均匀等问题。1双向钉形工艺的施工原理它是在单向水泥搅拌桩的技术上不断的发展改进。采用同心双轴钻杆,在正向搅拌旋转叶片安装喷设口,向外喷出水泥。在外面套管的钻杆上安装反向旋转叶片。它在旋转的过程中发挥两个方而的作用:一是在旋转的过程中对水泥浆有一个压制的作用,防止水泥浆向上跑冒,保证水泥浆的均匀性;二是通过正反向旋转叶片的相对旋转,将水泥浆通过旋转

3、再一次分布,使水泥浆分布更将均匀。是水泥浆与土固化形成整体,达到设计的目的。桩体的下部直径一般为50cm.扩大直径一般为100cm,桩长一般不超过19m。2水泥浆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规范要求,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lnipao水泥的品种一般选择P.042.5,水泥的剂量一般选择选取在10-25%之间,水灰比在0.5-0.6之间;在设计的过程中技术指标的关联性,水泥用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成正比;似水灰比的倒数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成正比关系;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龄期成正比关系;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它的电阻率成正方线性关系参考以上经验,通过室内设计选取合理的配比。3施工工艺的控制(1)装

4、机就位:将桩机就位到指定位置,调平机架,对中桩位,水泥搅拌机的垂直度偏差以控制在0.5-1.0%之间。整体桩位偏差不能超过50mmo(2)施工前验证:完善施工前的环境准备工作,检查设备、屯路、地基的状况、道路完善程度;检查施工前水泥等材料等保证资料的完整性,落实工艺的施工参数,确定工艺的可行性。如:电流的变化、水泥浆的密度、输送泵的流量、搅拌机的提升下降速度、叶片的角度等指标。通过试桩检验指标的合理性,然后进入正式施工阶段。(3)施工工艺控制:启动搅拌机,将叶片伸展到扩大头设计直径,设备向下切土,同时喷射水泥浆,两组叶片同时旋转切割下沉达到设计的深度。扩大桩头的水泥用量一般在200-

5、300kg/M之间。水泥采用“四搅三喷”的工艺,也可以采用“四搅二喷”的工艺。选用何种喷射工艺要从试验角度来看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分布均匀性较差。采用何种喷射工艺取决于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分布均匀性。特别注意在钻杆中心20cm以内的水泥土的强度,严格监控此区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缩小叶片半径,达到设计的要求的直径,启动叶片边下沉边搅拌。下沉速度在0.5-0.8m/min,提升速度在0.7-1.Om/min。[2]钻杆的转速在大于50r/min以上,结合土质的情况,适当调整钻速,以不卡车厉目的。喷浆的压力控制在0.3-0.4MPa之间,关注压力的变化情况。如果喷浆压力持续降低,在排除设备无故障的

6、情况下,关注地质的变化情况。如果压力增高,关注喷浆设备是否通畅,压力过高过低对施工质量都有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实施检查钻头的垂直度,安排专门人员检查设备的垂直度。对于搅拌桩的下部结构采用:“二搅一喷”的工艺。达到设计的底部时稳定钻头,搅拌一定的时间,减少土质对搅拌桩底部水泥的影响。提升搅拌机旋转叶片,达到扩大头底部。开启灰浆泵时,水泥使用量偏上限,边提升边搅拌,是水泥均匀分布到土中,到达设计顶标高的时候,停止灰浆的喷洒。然后再下沉进行搅拌。最后提升搅拌机至表面,完成施工。4施工注意事项(1)断桩的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因为特殊因素的出现“断桩”的现象。以施工的3小时作为处理的分界线,具体

7、的数据可以参考水泥浆料的初凝时间。3个小时以内采取补浆处理。水胶比采用下限,重叠部分至少50cm。整体参数的控制为下限,要求整个工艺缓慢、细致,作为补浆的控制重点控制方向。如果超过3个小时,在旁边重新补打桩基。(1)灌浆前对输送的管道进行试送,将管道表面湿润,有利于浆料的输送,保证配比的准确性。(2)对水泥的用量进行总量校核,当搅拌桩搅拌完成以后,对水泥用量进行校核,分别按照进行每天、3天、10天等多层次总量校核,每天的每米平均用量和长期的每米用量接近的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