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褒文学创作新变分析.doc

王褒文学创作新变分析.doc

ID:53237895

大小:5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2

王褒文学创作新变分析.doc_第1页
王褒文学创作新变分析.doc_第2页
王褒文学创作新变分析.doc_第3页
王褒文学创作新变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王褒文学创作新变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王褒文学创作新变分析声偶渐谐,声貌穷变,推助了两汉之交渐重声律骈偶的风气。张溥评王褒:“奏御天子,不外《中和》诸体,然辞长于理,声偶渐谐,固西京之一变也”[3]153,还指出了王褒作品的新变特点跟其主要为“奏御天子”而创作有关,可谓知言。据《汉书•王褒传》:“上令褒与张子侨等并待诏,数从褒等放猎,所幸宫馆,辄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4]2829说明王褒待诏后的创作主要是在与张子侨等宫廷文学侍从竞技逞才的氛围中写成的。奏御天子、竞技逞才的创作目的,必然促使王褒勤于艺术探索,从而形成了“辞长于理

2、,声偶渐谐”的艺术特点。应该说,王褒之前的作家在声韵和谐、整齐对偶的语言艺术美方面已有关注,如李斯《谏逐客书》、贾谊《过秦论》、枚乘《七发》,就运用了对偶句式。司马相如还强调赋之迹是“合棊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9]12o一宫一商”,就蕴含着对汉赋声韵和谐美的追求。王褒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吸取前代作家的艺术经验,在这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探索。如《四子讲德论》多由声韵和谐、对偶整齐的句式组成,其中,“夫特达而相知者,千载之一遇也。招贤而处友者,众士之常路也。是以空柯无刃,公输不能以斷

3、;但悬曼轴,蒲苴不能以射。故膺腾撇波而济水,不如乘舟之逸也;冲蒙涉田而能致远,未若遵涂之疾也。”[5]713用了四个语气词“也”,四个连接词“而”,读来朗朗上口。而“空柯无刃,公输不能以斷”与“但悬曼繪,蒲苴不能以射”;“膺腾撇波而济水,不如乘舟之逸也”与“冲蒙涉田而能致远,未若遵涂之疾也”则构成了两两相对的骈偶句。《洞箫赋》以骚体句式为主,较《四子讲德论》声韵更和谐,对偶更精巧。如赋开头描写箫干生长环境:“翔风萧萧而迳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扬素波而挥连珠兮,声磕磕而瀏渊。朝露清泠而陨其侧兮,玉

4、液浸润而承其根。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颠。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玄猿悲啸,搜索乎其间。”[5]244不独运用“兮”字造成音韵和谐的效果,而且“山”、“渊”、“颠”、“间”几字还互相押韵,构成韵脚。在偶句的运用上,除“扬素波而挥连珠兮,声磕磕而潮渊”,其它均整齐相对。《甘泉宫颂》基本由四六句式组成,其结尾“坐凤皇之堂,听和鸾之弄。临麒麟之域,验符瑞之贡。咏中和之歌,读太平之颂。”[8]1115用“坐”、“听”、“临”、“验”、“咏”、“读”等六个动词,将六个整齐的四言句串联起来。

5、这种句式结构,更见王褒创作的独运匠心。王褒在文学语言艺术上的这些探索,使其作品更宜诵读。《汉书•王褒传》即载:太子体不安,“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疾平复,乃归。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萧颂》,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4]2829诵读王褒赋可以治病,这可能有夸大,但足以证明其赋骈偶整齐、音韵谐美所别具的艺术感染力。正因如此,其作品在当时宫廷中已广为传诵,并对东汉骈偶渐行起到了有力推助作用。雅俗兼综,推进了汉代风格的多样化。王褒创作的这一新变亦跟时代影响密切相关。为巩

6、固政权,宣帝讲论六艺,兴礼乐,任用雅琴乐师赵定、龚德为歌诗协律,促使此期乐府乐曲较武帝时多雅声。汉《鼓吹铳歌•远如期》描写接待单于时的乐舞场面即云:“雅乐陈,佳哉纷。”[6]643并且,宣帝不仅欣赏典雅艺术,也喜好愉悦耳目的音乐和辨丽可喜的辞赋,曾宣称:“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辟如女工有绮穀,音乐有郑卫,今世俗犹皆以此虞说耳目,辞赋比之,尚有仁义风谕,鸟兽草木多闻之观,贤于倡优博弈远矣。”[4]2829这种对文学艺术风格多样化的包容态度,必会引导一时风气。受此影响,王褒初出茅庐就步追《雅

7、》、《颂九他创作的《中和》、《乐职》、《宣布》三首诗被王襄令人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被宣帝赞为“盛德之事”。其《四子讲德论》还解释作诗意图:“昔周公咏文王之德而作《清庙》,建为《颂》首;吉甫叹宣王穆如清风,列于《大雅》。夫世衰道微,伪臣虚称者,殆也。世平道明,臣子不宣者,鄙也。”[5]713表明了对周公、尹吉甫颂德事迹的追慕,强调了在世平道明之时歌颂统治者业绩的必要性。论中还描述微斯文学和虚仪夫子听浮游先生、陈丘子歌咏《中和》等三首诗的感受:“咏叹中雅,转运中律,哩缓舒绎,曲折不失节。”由《中和》

8、等诗的传播方式、读者解读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