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起源和发展.doc

食物的起源和发展.doc

ID:53244574

大小:16.42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02

食物的起源和发展.doc_第1页
食物的起源和发展.doc_第2页
食物的起源和发展.doc_第3页
食物的起源和发展.doc_第4页
食物的起源和发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物的起源和发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食物的起源和发展人类早期的历史,是一部以开发食物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社会结构,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创造了悠久的史前文化。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迹相当丰富,最著名的有属于早期直立人的元谋人、晚期直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早期智人丁村人、晚期智人山顶洞人的化石等。这些古人类生活的时代在100多万年至1万年前,即旧石器时代,他们是一群群、一代代饥饿的猎民。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人类要与形体和力量上远远超出自己之上的许多动物搏斗,庞大的犀牛、凶猛的剑齿虎、残暴的鬣狗,都曾经是人类的腹中之物。其他温顺柔弱的禽兽,还有江河

2、湖沼的游鱼虾蚌,就更是逃脱不了这些原始的猎人和渔人的搜寻了。除动物而外,古人类更可靠的食物来源是植物,是长在枝头、结在藤蔓、埋在土中的各类果实和野蔬。在连这些果蔬一时也寻觅不到的时候,人类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转向植物茎杆花叶,选择品尝那些适合自己胃口的东西。不知通过多少世代的尝试,也不知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价,才筛选出一批批可食植物及其果实。在距今1万年前后,随着农业的发明和制陶术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到考古学家所说的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大地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数以千计,如星罗棋布,其中尤以黄河两岸分布最为密集。黄土地带和黄土冲积地带,在距今1万至

3、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有了一些原始的农耕部落,创造了粟作农业文明。这些农耕部落赖以生存的就是黄土与黄河,他们创造的文化被考古学家们分别命名为白家村文化、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和北辛文化。人们熟知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正是在这些早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仍然是以粟类种植作为获得食物来源的主要生产手段。长江流域的开发史也与黄河流域一样古老,在距今近1万年前,也有了原始农耕文化,不同的是它不是北方那样的旱作,主要农作物是水稻。中国古代将栽培谷物统称为五谷或百谷,主要包括稷(粟)、黍、麦、椒(豆)、麻、稻等,除麦和麻以外,都有了7000年

4、以上的栽培史。原始农业的发生和发展,使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有了根本改变,变索取为创造,变山林湖海养育为黄土大河养育,饮食生活有了全新的内容。原始农耕的发展,同时还使得另一个辅助性的食物生产部门——家畜饲养业产生了。家畜中较早驯育成功的是狗,由狼驯化而来。中国多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有狗的遗骸出土,年代可早到距今近8000年。农耕部落最重要的家畜是猪,驯化成功的年代与家狗基本同时。中国传统家畜的“六畜”,即马、牛、羊、鸡、犬、豕,在新石器时代均已驯育成功,我们当今享用的肉食品种的格局,早在史前时代便已经形成了。食物的发展随着原始时代饮食的产生和初步发

5、展,中国饮食到了先秦两汉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表现在食物原料方面,便是丰富多样,五彩缤纷。首先表现为粮食作物已作为日常食源,三代时作为粮食作物的五谷已备,除了此前已得到广泛种植的黍、稷、粟外,麦、梁、稻、菽、菰已在人们日常食物中占有较大比重。在最早的农书《夏小正》中,已记载种植有麦、黍(黄米)、菽(大豆)糜。其次是蔬菜和水果的丰富。《诗经》和《尔雅》、《山海经》中记载最多的陆生蔬菜有瓜、韭菜、苦瓜、蔓青、萝卜、苦菜、荠菜、豌豆苗、竹笋、枸杞等,水生蔬菜有蒲、莲藕、水匠、水藻、蓴菜、苹(凉菜)、水葵、荸荠、菱角,调味蔬菜有韭、葱、荞头、蒜头、紫苏及

6、秦椒、姜(薑)等,此外还有采集的各种野生菌类、木耳、石耳等。关于水果的丰富,《山海经》记有海棠、沙果、梨(棠)、桃、李、杏、梅、枣、柤(山楂)、板栗、橘、柚,《诗经》中除以上水果外,还有桑葚、木瓜、枳。西汉时张骞通使西域,从西方传入了蒲桃(葡萄)、胡桃(核桃)、无花果、石榴、西瓜、哈蜜瓜等。而江南还有甘蔗、荔枝、龙眼、槟榔、橄榄、香蕉、椰子等。可见后代一些常见的水果,此时已初具种类。第三是动物性食物在饮食中的地位日渐重要,这些食物主要靠畜牧和狩猎获得。在甲骨文记载中,就有马厩,而殷代对畜养的马、牛、犬等分类很细,并有役使、祭祀和食用的各种区别。

7、商代后期的妇好墓出土的玉雕动物中有马、牛、羊、狗、猴、兔、龟、鹅、鸭、鸽等逼真造型的家养畜禽,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家畜家禽就已定向驯养了。《周礼》中记载中原贵族驯养食用的禽畜有野猪、野兔、麋鹿、麝及雁、宴鸟鹑、野鹅等。到了汉代,汉族地区畜养牛羊数目达一二百头的农家大量出现,而一般百姓逢年过节都要烹牛宰羊,大摆宴席。三代捕鱼业也有很大发展,据专家鉴定,殷墟出土的就有鲻鱼、黄颡鱼、鲤鱼、青鱼、草鱼、赤眼鳟等。而池塘养鱼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随着肉类的食物,动物脂膏也被食用。先秦时人们食用动用脂肪,到周秦两汉时油脂已被广泛食物。两汉时,已普遍开始使用和食

8、物植物油,当时除麻籽油、菜籽油,还有胡麻油、大豆油等。各种调料的发现和利用,为烹饪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时期的自然调味品有盐、梅子、蜜、姜。人工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