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_语音层次之间的交互作用

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_语音层次之间的交互作用

ID:5325169

大小:151.2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12-08

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_语音层次之间的交互作用_第1页
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_语音层次之间的交互作用_第2页
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_语音层次之间的交互作用_第3页
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_语音层次之间的交互作用_第4页
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_语音层次之间的交互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_语音层次之间的交互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学报2003,35(3):300~308ActaPsychologicaSinica3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语音层次之间的交互作用庄捷周晓林(北京大学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北京100871)摘要采用3种方法考察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激活(词条选择)和音位编码这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实验一、二分别采用图片命名法和干扰字命名法,发现目标图片“(牛”)的语义相关词“(羊”)的语音信息得到了激活,说明汉语词汇产生中存在多重语音激活,音位编码在词条选择完成之前既已开始。实验三采用语义范畴判断法,考察语音信息的激活是否会向上

2、反馈到词条和语义层次,发现目标图片“(羊”)的同音字“(阳”)不会促进对图片的语义判断。研究表明,多重语音激活与语音激活向词条和语义层次反馈是两个独立的,可以分割的问题。虽然实验一和二的结果符合相互作用理论,实验三的结果符合模块化观点,但就总体而言,本研究更加支持词汇产生中的模块化观点。关键词词汇产生,词条选择,语音编码,图片命名,语义范畴判断。分类号B842form)通达,即中间层的激活进一步传输到特定词汇1引言的音位表征上,使得说话者能够提取词汇的语音。言语产生(说话)是从组织交流意图,激活概念,受到激活或提取的音位表征将

3、进一步进行词法—音提取相应的词义、句法和语音信息,到控制发音器官位编码。在这一阶段,单词的词汇结构、韵律特征和发出声音的过程。它是人类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音段组成被展开,词素单位内的音位信息被组合成分,是人类意识和意志表达的重要途径。词汇产生音节。在此之后则发生指挥、产生具体发音的语音是言语产生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一过程可细分为5编码和发声过程。[1]个组成部分,即概念准备、词条选择、音位编码、词汇产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语义激语音编码和发声。概念准备是指大脑把想要表达的活、词条选择与音位编码之间的关系问题。语义激思想、观点

4、等转化成词汇概念的过程,它是言语产生活(词条选择)与音位编码是两个完全模块化的、独的最初环节。词汇化(lexicalization)和词条选择则立的阶段?还是存在着交互作用?这个问题集中体在概念准备完成后发生。准备好的概念将会激活心现了认知加工中模块化观点与相互作用观点的争理词典中对应的语义表征,词汇化则把激活的语义论。在词汇产生中,这一争论意味着以下两个问题:表征转换成词的音位表征。一般认为,在词义与音(1)词条选择和音位编码这两个阶段是否完全独立,位表征之间有一层抽象的表征,称为特定词汇表征即音位编码是否必须在词条选择完全

5、结束后才开(lemma,或称词条),这一表征涵盖了该词的语法特始;(2)语音信息的激活是否会向上反馈到词条和词征。词汇化包含两个阶段(不同的观点请见Cara2义层次。[2]),第一阶段为语义表征的激活传播到中间[1,3,4][5]mazzaLevelt、Roelofs等提出的独立两阶段(或层的特定词汇表征上,即多个词条被概念输入激活,序列加工)模型认为,语义特征的激活会传输到多个经过一段时间后,激活最高的词条被选择,词条的激特定词汇表征之上,这些表征之间产生竞争,直至剩活将词汇的语法特性提供给句子的语法编码,供其下一个最符合语

6、义激活的词条为止,直到此时音位使用;第二阶段是语音形式(lexeme或phonological编码才能开始。词条选择与语音激活这两个阶段在收稿日期:2002-08-233本研究得到国家攀登计计划(批准号:95-专-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70260)、教育部博士点基金(99000127)和科学技术重点项目基金(01002,02170)的资助。通讯作者:周晓林,Email:xz104@pku.edu.cn30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

7、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3期庄捷等: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语音层次之间的交互作用301[6]时间上有明显的分界,不存在重叠现象。Dell提(实验二)。针对语音信息的激活是否会向上反馈到出的两阶段交互作用理论则认为音位编码在词条选词条和词义层次这一问题,本研究将使用语义分类择完成之前就开始。检验这两种观点的经验问题就判断方法,即要求被试判断图片中物体是否为“动是,在词汇产生中是否存在同时激活的两个或两个物”或“人造物体”等。在图形(如“龟”)上呈现同音[3]以上的语音表征。Leve

8、lt等人利用词—图干扰范字“(归”),考察汉字“归”的语音“/gui/”激活能否影式,发现图形名称(如“sheep”)的语义相关词响图形的语义判断任务。如果存在促进效应,则说“(goat”)和语音相近词“(sheet”)在产生过程中都得明音位结点激活后能把信息反馈到语义特征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