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都维也纳说课稿.docx

音乐之都维也纳说课稿.docx

ID:53252698

大小:17.2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音乐之都维也纳说课稿.docx_第1页
音乐之都维也纳说课稿.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音乐之都维也纳说课稿.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音乐之都维也纳》纸案说课稿一.说教材《音乐之都维也纳》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该单元的主题是世界各地。这篇课文生动地介绍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描绘了维也纳的人文景观,指出来它在世界音乐历史及乐坛上的地位和影响,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基于课文的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及本班学生学情,我拟订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读文,认识维也纳,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具

2、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4、学习作者总分结构的写作方法,培养写作能力。5、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的情趣。本课的重点为: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具体体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本课的难点为: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根据课文内容需要,我将安排两个课时,这里我说的是第二课时。二.说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以五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第一环节:伴随音乐,导入新课通过上一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文章的脉络和框架有了一定的了解

3、,所以,我会提出一个问题:维也纳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在学生回答“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时候,出示关于维也纳的图片,并播放音乐《蓝色多瑙河》,一起走进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维也纳,顺势进入第二环节。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这一环节,我将围绕“为什么课题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这个问题,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再请同学读一读自己印象最深的句段。我会适时指导,以促进学生自主读书习惯的养成。接着在文中找出几句重点语句来进行简单的概括,并对这四句话浓缩为小标题:“音乐的摇篮、音乐的装饰、音乐的生活、音乐的圣殿”

4、,再齐读这四个句子,整体上体会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最后我会顺势引导:全文从这四个方面具体叙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原因。你最想了解哪个方面呢?从而进入第三环节的教学。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下面我们一起走进音乐之都”。课文的第2-4小节描写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三个原因,这三段话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都是用总分结构来展开描写。通过之前的小标题,在讲解第二小节时,主要是围绕理解“摇篮”这个词展开教学,让同学自行“为什么称维也纳是古典音乐为摇篮”,从文章中找出相关语句来佐证。在第三小节

5、的学习中,围绕“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这句话,列举了三处“装饰”,可以请同学各自来说说,并且体会文章“装饰”一词的不同的意思,同时,从“许多街道”“多用”等词语中,再次让同学体会文章用词的严谨。最后是第四小节“音乐的生活”的学习,在这一片段中,我将这样过渡:“做维也纳的花草很滋润,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高音谱号,做维也纳的石头很幸运,一不小心被雕刻成了莫扎特,受到世人的瞩目,做维也纳的人就更幸福了,因为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之后便可以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段文字,从哪可以看出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

6、开音乐?先读后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体会“掺和”这个词意思,主要是情感体验。最后我会总结:“维也纳人民的生活每时每刻也离不开音乐,音乐回荡在维也纳的每一个角落,也回荡在人们的心中。让我们也来做一天维也纳人,和着音乐,享受这美妙的生活,引读这一小节。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在这一环节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学生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的方式走进课文,结合网络,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第四环节:音乐圣殿,感受风采在组织5-7段的教学时,我将引导学生关注以下几点:一是练习前

7、文中的“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来理解“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二是从这些设施的创建时间(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创建于1869年,音乐之友协会大厦始建于1867年)来体会它们的古老;三是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体会这两处建筑的规模宏大和内部豪华。如: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里的移动舞台,“纵深46米”,“乐池可以容纳一个110人的乐队”,“舞台的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观众席“可容纳2200人”等等。再如:“金色大厅”里的“金色墙壁”“金色胸像”“金光闪闪”所展示出来的“金碧辉煌”。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每年都要

8、“举行世界一流的新年音乐会”和“一年一度的文化节”。引导学生通过对上述语言的读悟,加深对音乐之都的印象。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对本段的写作方法作适当点拨,让学生感受到这段是按照由总到分、由外到里的顺序来写的。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第五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我一直认为,语言文字的魅力如春风化雨,润物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