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穿戴顺序.doc

防护服穿戴顺序.doc

ID:53258827

大小:6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2

防护服穿戴顺序.doc_第1页
防护服穿戴顺序.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防护服穿戴顺序.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①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②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①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②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

2、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③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注意事项①医用防护口罩可以持续应用6小时-8小时,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②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③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隔离衣或防护服可连续应用。④接触疑似患者,隔离衣或防护服应在接触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⑤隔离衣或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⑥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⑦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5℃及时就诊。4.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

3、。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和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