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大豆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论文.pdf

早熟大豆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论文.pdf

ID:53270289

大小:179.6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17

早熟大豆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论文.pdf_第1页
早熟大豆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论文.pdf_第2页
早熟大豆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论文.pdf_第3页
早熟大豆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论文.pdf_第4页
资源描述:

《早熟大豆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9):1~4HeilongjiangAgriculturalSciences早熟大豆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付春旭(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黑龙江绥化152052)摘要:为了明确早熟大豆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联性,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6个早熟大豆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大豆产量相关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为: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株高>节数>分枝数。说明单株粒数对早熟大豆的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百粒重和单株荚数,而株高、节数、分枝数影响较小

2、。所以在早熟大豆育种时,应该侧重于选择单株粒数多与百粒重大的品种或植株。关键词:大豆;早熟;灰色关联度分析中图分类号:$5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767(2013)09—0001—04近年来,大豆产业受到国际市场和国内政策灰色系统理论,对早熟大豆农艺性状间的关系进的影响,大豆的种植面积逐年萎缩[1]。2012年黑行了研究,以期找到更简单和科学的评价方法,为龙江大豆的种植面积为253.3万hm。左右,降到中早熟大豆品种的育种或栽培提供理论基础。历史最低值,比上一年减少133.3万hm左右,比1材料与

3、方法最高年份的2004年减少近266.7万hmL2]。同1.1材料时大豆晚熟品种受玉米的影响,导致大豆种植区供试大豆品种16个,均为中早熟品种(见表1)。域一路北上,多集中在高纬度地区。该研究采用表1供试品种Table1Thevarietiesusedinexperiment1.2方法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将参比数列产量性状定义1.2.1试验设计试验于2012年在黑龙江省农为Yi,各性状指标定义为Xi={[Xi(1),Xi(2),业科学院黑河分院试验地进行,前茬为小麦。田间Xi(3)⋯X(6)])一{株高,节数,分枝数

4、,单株荚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4行区,行长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产量性状与其它农艺性状5m。5月15日播种,采用人工点播方式,种植密构成比较数列。度22万株·hm-。,田间管理同大田,收获后考种,测2结果与分析量株高、节数、分支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及产量。2.1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1.2.2数据处理按照灰色系统理论要求,将表2为产量与6个农艺性状的原始数据,由16个品种的产量及6个性状视为一个整体,分析于各性状原始数据量纲不相同,难以进行比较。因此,需要将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将各收稿日期:2013-

5、06—30作者简介:付春旭(1976一),男,黑龙江省绥化市人,学士,高品种株高、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级农艺师,从事大豆遗传育种研究。E—mail:wxyfcx1976@粒重、产量的原始数据标准化(见表3)。126.corn。1黑龙江农业科学9期表3备品种不同性状标准化结果Table3Standardizationresultofdifferentagronomictraitsof16soybeanvarieties2.2计算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绝对值l(k)一x(k)1,其计算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最

6、根据原始数据的标准化结果,求出产量与小值△i=0.0001,最大值△一3.8322。6个性状各对应点的绝对值,即Ai(k)一29期付春旭:早熟大豆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品种编号No.X1X2X3X4X5X62.3求关联系数关联系数,关联系数通常取O.5,IT1为最小值,M为最大值,代入公式,得出的结果见表5。按公式:(志)一,∈(。,1),求表5产量与各性状的相关系数Table5Correlationcoefficientofyieldanddifferentagronomictraits黑龙江农业科

7、学9期2.4计算关联度度按大小排序的序号为关联序,各性状的关联度每个性状的关联度为所有品种同一性状关联及关联序见表6。大豆6个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分系数的平均值,即关联度一三l”i(k)。关联别为rl一0.9540,r2—0.9297,r3—0.9277,=14—0.8883,s一0.8817,6=0.5337。表6各性状的关联度及关联序Table6Correlationdegreeandcorrelationorderofdifferentagronomictraits3结论与讨论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选出最适宜

8、的性状和品种。3.1结论参考文献:综合灰色关联度理论可知,大豆产量与各性[1]郝瑞莲.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大豆状的关联顺序依次为: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通报,2002(2):55—58.荚数>株高>节数>分枝数。说明单株粒数、百[2]张富厚,郑跃进.河南省夏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粒重、单株荚数对早熟大豆的产量影响较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