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阴对4种豆科牧草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pdf

遮阴对4种豆科牧草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pdf

ID:53270484

大小:525.18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17

遮阴对4种豆科牧草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1页
遮阴对4种豆科牧草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2页
遮阴对4种豆科牧草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3页
遮阴对4种豆科牧草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4页
遮阴对4种豆科牧草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遮阴对4种豆科牧草光合特性的影响-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4151草业科学3()卷【)l01/2013PRATACUITURAISCIHNC’EV01.3().N().【)l遮阴对4种豆科牧草光合特性的影响张哲,黄淑萍,杜桂娟,马凤江,杨妹,刘洋(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沈阳]】0】6】)摘要:研究豆科牧草的耐阴特性,以期为林下种草提供耐阴草种,在不同遮阴处理奈件下对紫花苜蓿(Medi~ativa)、草木樨(MelilotusSltU'Ue'O[(~llS)、白三叶(7’ri,olilr)和沙打旺(AstraR~l[1t5adsurg)d种豆科牧草的光合特

2、性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T)在透光率为6()处理下受影响较小,随着光强减弱。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IX'I)和表观量子效率(AQY)降低,(、()。补偿点(CCI)和饱和点((、sJ】)均呈增加趋势。羧化效率(CE)逐渐减小白三叶的(和T,在透光率较低的23处理下下降明显.JsJ和IC'P很低.AQY较高,CSP与对照(不遮阴)基本一致。CCP较小.(、E逐渐减小;草木樨的各光合指标在不同程度的遮阴下均变化较小;沙打旺随着光强的减弱fsP和IL、}j减

3、小,AQY仅在透光率6()处理下高于对照CS!,和CCP值较低,CE减小。1种豆科牧草中白三叶具有较强的耐阴性,草木樨在一定程度的遮阴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紫花苜蓿耐阴性一般.而沙打旺则仅在透光率为60的处理下长势较好。关键词:紫花苜蓿;白三叶;草木樨;沙打旺;林下种草中图分类号:l6;S;Q94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Of_0{i29(2O13)01(JO,¨o8国外对植物耐阴性研究多与光合作用研究密切试验,比较分析了扁穗牛鞭草、鸭茅、多年牛黑麦草相关,自20世纪5O年代初开始,分别

4、从光对植物形在不同遮阴梯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和收获生物量.其态、叶片解剖结构、I1-r绿体数量、形态和大小的影响,结果对林~草退耕种植模式的牧草选择和长期的培植物体各器官的光学性质,光谱组成对光合器官的育经营有一定的借鉴性。作用及植物C()气体交换、酶的活性、激素含量和目前对林下种草相关适应性研究较多,吴统贵电子传递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我国对等。以上海市松江不同郁闭度(低、中、高)卜态公益植物耐阴性的研究始于2O世纪7O年代末,研究对林香樟((?innamw",,,,2CUDz厶(£)林下种

5、植的象多为园林植物和花卉,对地被植物、农作物等的耐红茴香(,』ium^enryi)和大吴风草(FaF,“ium阴性研究相对较少l。对牧草耐阴方面研究则更japoni(“”)为研究对象,并以香樟萌生苗为对照.少,刘闯等纠对不同郁闭度巨桉林(Euealyptus分析各植物光合特性在不同生长光强下的动态变[gt-arldl'5)下问作的鸭茅(Dactylisg[omerata)、多年化,结果表明,香樟在高郁闭度下其光合作用受到胁黑麦草(Loliu.?peremze)和扁穗牛鞭草(Hemar迫,而红茴香和

6、大吴风草则在中等郁闭度下具有最ia“”"pressa)3种牧草的叶绿素含量、I1绿素荧高的光合能力,充分证明其阴生特性。三F琛等。为光参数、光合日进程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了筛选适宜香樟林下种植的草坪草品种,2005表明,3种牧草对弱光环境的响应方式不同,耐阴性2OO7年,在上海金山5(年)龄香樟林下进行了¨j_个为鸭茅多年生黑麦草>扁穗牛鞭草,适度的遮阴种8个材料(品种、品系和组合)的冷季型草坪草的有助于提高鸭茅和多年黑麦草的生物量。张学权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香樟树的某种或某些化等。

7、在模拟林草植被恢复模式的遮阴条件下进行学物质对草坪草的化感作用以及化感物质与光强的收稿日期:2(jl2()326接受日期:201206基金项目:辽宁省牧草重点实验室(2009403011);辽宁省省级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项目”耐荫豆科牧草筛选及其耐荫机埋研究”;辽省牧草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2O】0415020);土壤物理性质对玉米早衰的影响机理研究(20102108);生态草原建设及牧草进选育开发(2o11209001)作者简介:张哲(1984).男,辽宁开原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牧草种

8、质资源创新与牧草育种工作Email:chick409@l26.C0111通信作者:杜桂娟(I97卜).女.辽宁朝阳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草业科学研究-q推广工作。l~mail:guijuan~ILi@l63.㈤n101/2013草业科学(第30卷o1期)45互作效应是抑制香樟林下草坪草种子萌发和草坪草所处理植株进行测定。植株生长的主要因子。但着重对在遮阴条件下多种1.3测定项目与方法选择晴朗无风天气的上豆科牧草的筛选进行研究则少有报道。2010年张午09:O0—11:00。用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