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让复习课更“出彩”.pdf

“整合”——让复习课更“出彩”.pdf

ID:53270593

大小:206.22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7

“整合”——让复习课更“出彩”.pdf_第1页
“整合”——让复习课更“出彩”.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整合”——让复习课更“出彩”.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4年9月Vo1.32No.18中学物理“整合"让复习课更‘出彩”李影(南京市浦口区桥林中学江苏南京2118~)2014年3月21日,南京市初中物理教研活动在宁海中学分学生主体活动,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校进行,笔者有幸参加,听了一节复习课,感触很深,听课内容可以全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现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为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力》,下面就听课情况谈谈本人的有机结合.事实证明,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的一些思考,与同行交流,以期提高复习课的效率.神、发散思维、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进而沈老师的这节课就采用了新颖、灵活的复习

2、方式,把整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内容经过提炼整合,把复习课上得新意盎然,让原本枯燥无味4整合教学资源。提高复习效果的复习课变得灵动起来,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复习课上,教师手边的练习非常多,在备课时,用好课本和1主线明确、重点突出《中考指导书》是关键,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精本章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弹力、重力、摩擦力和力的作用是选练习,这样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本节课沈老相互的,一般老师在上课时按照教材顺序逐一罗列知识点,学师设计的主要练习如下:生掌握的知识点仍然是分散的,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4.1弹力(选自中考指导书P62

3、第15题)而沈老师把这节课进行了高度概括,用一条主线把这章内容串例l小明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关联起来.系”的实验中,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在弹簧学生可以明确的知道本章重点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下端分别挂不同个数的钩码(质量相等),使弹三种力、两个探究实验、一个测量工具,在三个点的基础上拓簧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同时在刻度尺上读出展,构建成新的知识网络,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每次弹簧下端指针的位置,将数据记录于下表.2以问题做抓手,提高学生参与深度(1)算出每次弹簧的伸长,填入表格.复习课的容量大,如何整合这些内容呢?这节课,沈老师精(2)分析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一心设计了6个问

4、题,使整堂课主线清晰,层次分明.设计这6个(3)若用题目中的弹簧制成弹簧测力计,其图2问题的目的和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出现的时机.适宜的量程是.——思考1:问题一是本章内容的主线,通过对静止在斜面上4。2重力(选自中考指导书P59例2)的物体的受力分析,学生对本章内容形成一个知识框架.例2小明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思考2:问题四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学生纷纷提出时,实验记录如表1所示.自己独到的见解、大胆地设想和设计方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你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判断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空前高涨,激发和诱导了学生的创造性.事实说明学生蕴藏着表1很大的潜能,表明任课

5、老师对学情估计比较到位.地点赤道广州武汉上海北京纽约莫斯科北极思考3:问题五的设计是用演绎的方法让学生理解重力与g值的大小9.7809.7889.7949.7949.8019.8039.8l69.832质量成正比,虽然学生知道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但新授课多以地球纬度O23。o630。3331ol239。56’40。4o55。459O。归纳的方式得出结论,而在复习课此时教师以“演绎”的方式(2)小华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引导学生多思考结论得出的过程,让学生在知其然的同时知其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所以然.这样的复习课才有效.与质量的关系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优化实验。重视实验过程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本章的重要实验是重力和摩擦力实验,在复习课上老师把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这两个实验都进行了改进,重力的实验在小球的下方放了一个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水槽,这样水槽在倾斜时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细线与水平面相关系垂直,实验现象非常明显.而在介绍摩擦力时,教师首先让学生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甲同学更简便用两本书交叉,看是否容易拉动,让(3)在一般情况下g为定值,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g学生体验摩擦力的存在,然后用大毛值仍有差异,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

7、据,回答下列问题:刷子在黑板上移动,让学生观察毛刷(值最接近9.8N/kg的城市是——;上的毛向哪边偏,来观察滑动摩擦力(醣值与9.8N/kg相差比较大的两地是——;方向,这两个实验都比较新颖,学生1l③试猜想g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一观察很仔细;在介绍弹簧的工作原理本题来自中考指导书,但是老师已经对它进行了加工整图1时,教师对实验进行了改进,采用把理,题目设计更具有针对性、应用性,更加注重过程性、综合性,几个弹簧测力计挂在一起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在弹性限度增加了题目的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