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pdf

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pdf

ID:53270898

大小:225.28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7

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pdf_第1页
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pdf_第2页
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第30卷第13期cN0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研究叶婷婷陈咨苗沈飞霞潘贻飞摘要目的:探讨cNO期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lnoma,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91例cN0PTMC患者的资料,探讨与PTMCVI区淋巴结转移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291例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占45.7%。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肿瘤直径(>5mm)、肿瘤多灶性、包膜侵犯、BRAF基因突变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

2、);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肿瘤直径(>5ram)、包膜侵犯、BRAm基因突变是影响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男性、肿瘤直径>5mm、包膜侵犯、BRAFvm突变阳性为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对高危患者应积极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清扫;BRAF突变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thyroidmicroc.l2月行手术治疗的PTMC患者291例。人组患者arcinoma,VI'MC)定义为最大径≤10mm的甲状腺均签署知情同

3、意书。纳人标准:术前经甲状腺细针乳头状癌。据报道甲状腺乳头状癌在诊断时已有穿刺证实为PTMC;术前经B超或CT检查为颈淋40%~60%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关PTMC的巴结转移阴性;同期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收集治疗目前仍存在一定分歧,其中争论的焦点之一临床病理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肿瘤多灶性,肿瘤即是否需要常规进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切除范直径,肿瘤双侧性,有无包膜侵犯,是否合并慢性围不足或治疗过度都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及生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BRAFv~E基因突变等8个存质量。如何筛选高危PTMC患者将会对手

4、术决因素。策起重要影响。目前对于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1.2BRAFv基因的检测术前行甲状腺穿刺取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包膜穿刺样本行BRAFv㈣基因检测,按照QIAampDNA侵犯等因素,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对中央区淋巴MicroKit(QIAGEN公司)说明书提取DNA。结转移的预测也存在局限性。因此探索更有效更BRAFV6OOE基因采用直接测序法测定有无突变[z-。简便的分子标记物来预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显得1_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更为重要和迫切。近年来检测BRAFv

5、~oE基因突变分析.对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逐渐成为研究热点。BRAF基因突变与PTMC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比的患病、复发及患者死亡有很大关系。我院对较采用xz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MC患者常规行B超引导下甲状腺穿刺进行2结果BRAFv㈣基因检测.发现突变者更多地伴随颈淋巴2.1一般资料选择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微小癌结转移、甲状腺包膜外浸润以及高临床分期⋯。目前患者共291例,男48例(16.5%),女243例对BRAF、一基因和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

6、移的研(83.5%);年龄21~76岁,平均(44.7±10.2)岁。究并不多.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颈淋巴结阴性2.2肿瘤的基本特征291例患者中病理证实中(cNO)PTMC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尤其央区淋巴结转移133例.转移率为45.7%。单发病是术前细针穿刺检测BRAFv姗基因是否能够更好灶226例(77.7%),多发病灶65例(22-3%);病灶地预测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为F'rMC的危险分层位于单侧255例(87.6%),病灶位于双侧36例提供更可靠的手段。(12.4%);肿瘤平均直径5.91mm(0

7、.8~10mm),1方法与资料其中≤5mm有155例(53.3%),>5mm有136例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6月至2010年(46.7%);肿瘤侵犯甲状腺包膜37例(12.7%),未侵犯甲状腺包膜254例(87.3%);92例(31.6%)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BRAFv60oE突变阳性doi:10.3969d.issn.1006-5725.2014.13.030124(42.6%)例,阴性167例(57.4%)。见表1。作者单位:325000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叶婷婷,陈咨苗,沈飞

8、霞),肿瘤外科(潘贻飞)2-3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肿2106用医学杂志2014年第30第13表1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例(%)表2临床病理参数与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分析结果临床病理特征总和年龄(岁)<45≥45性别女男肿瘤多灶性单发多发肿瘤直径(mm)21l2211l11≤5((∞((铝(;(;”;;">5能驺"盯盯卯,15573376473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