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定位诊断1.ppt

神经病定位诊断1.ppt

ID:53277853

大小:1.67 MB

页数:48页

时间:2020-04-18

神经病定位诊断1.ppt_第1页
神经病定位诊断1.ppt_第2页
神经病定位诊断1.ppt_第3页
神经病定位诊断1.ppt_第4页
神经病定位诊断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经病定位诊断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程序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常要求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神经系统是否有病?若有病,须回答:2、病变部位何在?即定位诊断。3、是何原因引起?即定性诊断或称病理、病因诊断。首先要通过询问病史和神经系统检查,收集第一手临床资料,然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分析归纳,推断病变部位和病因。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的难点和入门方法难点1、神经系统解剖生理功能复杂。2、神经症状和体征表现零碎多样。入门方法临诊时可自问自答以下几个问题:1、有无神经症状和体征?是感觉还是运动

2、方面的?2、若为感觉障碍,分布形式如何?何种感觉损害?病灶何在?若为运动障碍,是上运动神经元型?还是下运动神经元型?病灶何在?3、感觉运动障碍,二者有无联系?是单个还是多个病灶?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改变形式局限性病变弥漫性病变系统性疾病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表现形式缺损症状:神经组织受损后丧失其正常机能,呈现临床上的机能缺失症状,如脊髓灰质炎释放症状:高级神经中枢受损后,解除了对低级中枢的抑制而出现的机能亢进,表现为释放症状,像上运动元损害(如内囊病变)时,瘫痪肌肉的肌张力增高和腱反射亢进,或基底节等病变时的不自

3、主运动刺激症状:神经系统的局限病变或全身性疾病,可促进神经组织的活动剧烈增强,出现临床上的刺激征象,如神经根损害时的疼痛和大脑缺氧时的惊厥发作休克症状:当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严重病变时,因为超限抑制产生严重广泛的机能障碍,呈现临床上的休克症状,像脑出血时的昏迷(脑休克)和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的弛缓性瘫痪(脊髓休克)。休克期过后,就逐渐出现临床上最常见的机能缺失症状和释放症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定位诊断的归纳 分析方法概括如下:神经症状及体征神经系统基本功能障碍定位诊断性质程度分布}感觉运动反射植物神经{}神经系统病变

4、部位分析归纳结合神经解剖生理知识推断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方法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一、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二、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三、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害的定位诊断一、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检查感觉障碍需要扼要记住体表皮肤的周围神经分布和脊髓节段分布。感觉皮区的特殊体表皮肤标志是:1、上臂外侧——颈5;2、乳头连线——胸4;3.剑突——胸7;4.脐——胸10;5.腹股沟一胸12;6、小腿外侧——腰5。C7C8二、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以临床上最常见的瘫痪为例,通常根据瘫痪类型和分布范围来推断神经受损的部位。1、首先确定是上

5、运动神经元型还是下运动神经元型瘫痪。2、要明确瘫痪分布范围,如单瘫、偏瘫、截瘫、四肢瘫或交叉性瘫。3、结合感觉障碍进行分析,更有助于定位诊断。上下运动神经元型瘫痪鉴别表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周围性或弛缓性瘫痪)上运动神经元型瘫痪(中枢性或痉挛性瘫痪)瘫痪范围肌萎缩肌张力腱反射病理反射一般较局限明显降低降低或消失无一般较广泛无或轻度废用性增高降低增强消失有无发病机理下运动神经元功能缺失病损部位前角细胞、颅神经运动核,或其纤维锥体细胞或锥体束体征急性期神经休克下运动神经元功能被阻抑下运动神经元功能释放三、神经系统不同

6、部位损害的定位诊断周围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脊髓损害的定位诊断脑干损害的定位诊断小脑损害的定位诊断间脑损害的定位诊断基底节锥体外系损害的定位诊断内囊损害的定位诊断大脑损害的定位诊断(一)、周围神经损害的定位诊断1、神经末梢2、神经干3、神经丛4、神经根Ⅰ、解剖简介Ⅱ、周围神经损害的特征解剖简介周围神经包括颅神经与脊神经。颅神经共12对,除Ⅰ、Ⅱ外其余10对属周围神经。脊神经共31对,即C8、T12、L5、S5、Co1。每一对脊神经都有前根和后根。前根:起自前角细胞支配横纹肌;起自胸、腰(C8、T1-L2的侧角细胞

7、)为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自脑、骶(脑干内脏运动神经核及S2-4前角细胞)为副交感节前纤维。后根:后根神经节含第一级感觉神经细胞。前后根汇合后从椎间孔穿出,分成后支和前支。胸髓前支形成肋间神经;颈髓、腰髓和骶髓的前支汇合形成神经丛。由神经丛再发出周围神经干或周围神经。脊神经大都是混合神经,含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纤维。脊神经的形成1、前根2、后根3、根神经4、椎间脊神经节5、脊神经6、后支7、前支8、白交通支9、灰交通支10、交感干神经节周围神经损害的特征周围神经多为混合神经,受损时其支配区可出现以下症状:下运动

8、神经型瘫痪;周围型感觉障碍;1、多发末梢神经损害(手套或袜形)2、神经干损害(块形)3、神经根损害(环带形)植物神经功能障碍。1、神经末梢损害的特点:从远端开始,呈对称性;感觉障碍往往呈手套、袜套型分布;早期疼痛或发麻,后期感觉减退或消失;运动障碍呈现不同程度的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伴有受损区的植物神经障碍。2、神经干损害的临床表现:桡神经(C3-5)正中神经(C6-T1)尺神经(C8-T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