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谐运动_课程的教学设计

简谐运动_课程的教学设计

ID:5327959

大小:789.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简谐运动_课程的教学设计_第1页
简谐运动_课程的教学设计_第2页
简谐运动_课程的教学设计_第3页
简谐运动_课程的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简谐运动_课程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Vol.26No.325物理教学探讨第26卷总第325期(S)10.2008.10.JournalofPhysicsTeaching2008年第10期(上半月)教学改革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探究教学简谐运动课程的教学设计孙涛宝鸡文理学院物理系,陕西省宝鸡市721007摘要:本文通过对简谐运动这节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探讨了信息技术与探究式教学的整合的教学方法。关键词:简谐运动;探究教学;信息技术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8)10(

2、S)-00010-41设计思想电磁波等知识的基础,所以学生学好本节课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意义重大。课程的整合研究已经从理论探讨向整合实践发3学生分析展。现代教育要培养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自由于本节知识综合性比较强,学生对运动的主学习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该大力提倡信息整个过程不容易把握,特别是对位移、速度和加[1]技术下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探究教学不速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三者的关系,更是不易理是先将结论告诉给学生,再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解。虽然采用了演示实验的方法,由于作简谐运实验加以验证,而是让学生通过各种

3、探究活动亲动的振子运动过程无法控制,位移、速度、加速度自获得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的大小和方向无法直观显示,要使学生把握运动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合作能力、过程和规律,有一定困难。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建立理想模型,演示实验要动静结合,使学生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要观察的同时,总结归纳运动的特征,从而培养学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简谐运动的特征,能用公式生观察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图像描述简谐运动的特征,比较作简谐运动的4教学目标物体在不同位置所受的力、速度、加速度、动能和知

4、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明确振动的概念及[2]势能。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本节课的探究教学其特点,深刻理解简谐运动中各物理量(回复力、过程以问题为载体,以建立模型动画演示位移、加速度、速度和能量)的变化规律。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为主线,教师引导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对Flash动画模拟演学生通过Flash模拟实验动画演示和人为控制示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掌握建立理想模型和运用运动过程,从而将简谐运动的特征直观地呈现在模拟实验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简谐运动的特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通过对简谐运动2教材分

5、析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对称的特点,培养审美意在高中物理知识结构中,机械运动是力学部识和用动静结合的观点分析、看待问题的意识,分的重要内容。在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时,相对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而言,简谐5教学重点运动是比较复杂的运动。作简谐运动的物体,不简谐运动概念的建立以及简谐运动动力学但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它不但包含运动特征的表达式:F=-kx。学的知识,还包含动力学、功和能的知识。它既是6教学难点运动学内容的扩展,又是学生后继学习

6、机械波和理解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及运动规律。第26卷总第325期物理教学探讨Vol.26No.3252008年第10期(上半月)JournalofPhysicsTeaching(S)10.2008.11.7教学过程环节设计师生活动设计目的情景1:教师使情景1:1.活跃课堂气用多媒体课件展(1)音叉和一端固定的簧片,它们各点的振动;氛,激发学生学创设情示情景。(2)枝头上小鸟飞离时,树枝的颤动。习兴趣。景,启发情景2:教师让情景2:2.通过图片观察思维学生搜集自己身(1)担物体行走时,扁担的颤动;和生活举例

7、,让边类似于该运动(2)公园里儿童在蹦床上的运动。学生认识振动。的生活事例。学生回答:通过师生互动,通过上面的观学生1:运动具有往复性;培养学生通过观提出问察、举例和分析,学生2:停下后在同一位置,即具有平衡位置;察生活现象,归题,分析教师提问:这些学生3:往复运动在平衡位置两侧对称。纳出物理概念的归纳运动有哪些共同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回答,实际上这些运动都可以归能力,体现从生特征?结为: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机活走向物理的械振动。课程理念。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弹簧振子的几种常见模型;让同学们观察后,概括出弹

8、簧振子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生:A中间有孔的小球振子;通过Flash动画B连接小球与固定面的一根弹簧;演示,一方面让C光滑杆或光滑平面;学生直观地了解接着教师根据某一种模型制作的Flash动画演弹簧振子的运动示弹簧振子的简谐运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