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39例临床观察.doc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39例临床观察.doc

ID:53291218

大小:6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3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39例临床观察.doc_第1页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39例临床观察.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39例临床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丁苯瞅治疗急性脑梗死39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采用丁苯瞰治疗,对照组20例,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纽.总有效率为85%(33/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13/2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丁苯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确切,有临床实用价值。【关键词】丁苯臥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丁苯酿属于国家一类新药,经20余年的动物试验证明具有独特的、

2、明显的抗急性缺血性脑卒屮作用。我科白2006年2月至2006年11月使用丁苯瞅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39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本纽•资料共59例,全部来自2006年2月〜2006年11月我科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患者。全部经过头颅CT检杳确诊,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纳入标准:首次发病在72h以内的颈动脉系统梗死患者;受试者按照NIHSS量表评分在8〜2之间;发病年龄40〜75岁;经头颅CT排除岀血性脑病;尢意识障碍,检查合作和吞咽无困难者。排除标准:伴有

3、重度意识障碍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性痴呆史者;假性球麻痹者;先天性卒中并发缺血性卒中者;有严重心、肝、肾及其他伴发严重疾病者;胃肠疾患或胃肠手术后可能影响胃肠吸收者;精神界當无法合作者;头部有明显与本次神经功能障碍有关联的脑实质软化灶者;以往用药期间出现各种形式过敏者,包括有芹菜过敏史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随机分成观察组39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3例,年龄45〜73岁,平均61±15岁;对照纽.2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年龄41〜74岁,平均64±17岁;两纽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程度上经统计学检验

4、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基础用一药为疏血通注射液6m1+生理盐水250ml,1次/d,连用14d。观察纽给予丁苯瞅软胶囊3次/d,200mg/次,连用20d;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片150mg,1次/d,连用20do两组均常规给予脱水降压,常规降糖药、降血脂药、降血压药及対症处理。于第21天进行临床疗效评定。1.3疗效评定标准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将疗效分为6类,即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以上,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

5、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以上;死亡。以基本痊愈加显著进步,加进步,计算总有效率。1.4统计方法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采用χ2检验。2.结果2.1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3/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13/2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V0.01,见表1)。2.2不良反应丁苯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中最明显的是肝功能异常,4例(10%)ALT升高,3例(8%)

6、AST升髙,多数ALT患者水平在80U/L以内,超过120U/L以上者1例(I/4),明显AST升高患者1例。其他务项检查指标如尿制规、粪常规、血常规、肾功能、血糖和心电图等在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3.讨论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20余年的研究证明,丁苯瞅有多种药效作用,并作用于多个病理环节,如改善线粒体功能,抑制凋亡,抑制谷氨酸的释放,降低细胞内钙和花生四稀酸的含量,增强抗氧酶活性,抑制炎症反应等。本临床研究进一-步观察丁苯猷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证实对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生活能

7、力均有显著性影响,疗效是肯定的。本组资料显示:在治疗中与疏血通注射液同时应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疏血通注射液组,表明丁苯瞅与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机制应该是不同的,两者合用能明显增加疗效,且不增加脑出血的危险性,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可以说给急性脑梗死患者及时使用丁苯猷,对减轻脑缺血损害,增加脑供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确切,有临床实用价值。【参考文献】1中华神经科学会.神经科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381-383.2冯亦璞,胡盾,张丽英.丁

8、基苯瞅对•小鼠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药学学报,1995,30:741-745.作者:杨永刚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0500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