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镇社区内小学生中医耳穴磁珠按压治疗近视的效果评价.doc

唐镇社区内小学生中医耳穴磁珠按压治疗近视的效果评价.doc

ID:53293607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3

唐镇社区内小学生中医耳穴磁珠按压治疗近视的效果评价.doc_第1页
唐镇社区内小学生中医耳穴磁珠按压治疗近视的效果评价.doc_第2页
唐镇社区内小学生中医耳穴磁珠按压治疗近视的效果评价.doc_第3页
唐镇社区内小学生中医耳穴磁珠按压治疗近视的效果评价.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唐镇社区内小学生中医耳穴磁珠按压治疗近视的效果评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唐镇社区内小学生中医耳穴磁珠按压治疗近视的效果评价摘耍日的:探讨中医耳穴贴压按摩治疗轻、中度近视的效果。方法:收治近视患者188例(312只患眼),以正视力作为观测指标,观察疗效并统计结果。结果:有效率61.54%,疗效与发病程度、年龄、功课量呈负相关,与按摩时间、疗程长短呈正相关。结论:中医耳穴贴压按摩治疗对治疗青少年轻、屮度及视疲劳疗效确切,且社区内开展具有方便、不良反应小、费用少等优点。开展过程中需家长、老师督促按摩且注意用眼卫生,配合食疗。关键词近视;耳穴磁珠按圧;学生耳穴按压是耳穴疗法中最常见的一种,具有安全、刺激效应持久

2、稳定等诸多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与临床。现代中医的耳穴磁珠按压防治近视经临床实践疗效确切。为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有序开展社区青少年防治近视工作,在社区中小学全而开展中医耳穴磁珠按压治疗,降低学生不良视力和真性近视的发生率。资料与方法选取唐镇社区的一所公立小学,使用标准的5m视力表进行筛选。排除其他眼病;智力正常。视力不良188例,患眼312个。其中男91例,女97例。1年级21例,2年级28例,3年级37例,4年级48例,5年级54例。视力4.9的45例(82眼),4.7—4.8的63例(136眼),4.5〜4.5的80例(94眼)。

3、方法:耳穴磁珠粘贴和更换在校内进行,按压随时进行。①取穴原则:取耳穴:眼、肝、心、脑干、皮质下。原则:相应部位,找敏感点。注意点:一侧病取同侧穴;两侧病取双侧穴。②粘贴方法:先酒精棉擦拭整耳,探压所需取的耳穴部位,使耳朵感酸麻的点。将磁珠贴紧并稍加压力感觉胀或发热。如此部位皮肽受损不可粘贴。磁珠每周双耳交替更换。如掉落及时补上。每次更换时,询问按压时间、轻重,叮嘱学生正确按压和注意事项,加强宣教。③按压方法:拇指放在耳郭背面,示指在耳郭前面,每日按压所选耳穴3〜4次,每次每穴5〜lOmin,使耳朵按压部位产生酸胀感、发红、发热为宜。

4、注意事项:磁珠粘贴处保持T•燥,防止脱落。按压时不左右移动磁珠,防止磁珠跑位、掉落。如皮肤受损取下胶布磁珠。④配合治疗: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增加户外运动;减少学业压力;配合近视眼食疗。16周1个疗程,4周为1个治疗观察阶段。每阶段进行视力的复查及问诊。疗效评定:正确记录视力检查的结果,掌握视力动态情况。进行治疗前后的统计。疗效标准:①有效:裸眼视力提高〉2行,近视度数下降原度数的30%。②无效:裸眼视力不提高,近视度数无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统计方法。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不同程度近视疗效比较

5、:3种视力不同的疗效不同,疗效>4.9、4.7〜4.8、4・5〜4・6。见表1。不同年级疗效比较:1年级与5年级疗效不相同,显示低年级疗效优于高年级。见表2。不同治疗阶段疗效比较:疗效与时间呈正相关。见表3。不良反应:过敏1例,更换对耳,保持干燥后恢复。脱落率3%,及时补贴。讨论通过木课题研究,确定社区内开展中医耳穴贴压磁珠按摩方法治疗学生轻、屮度及假性近视疗效确切及具可行性,可操作性。①疗效>4.9、4.7〜4.8、4.5-4.6:近视的发病过程是从轻度缓慢进展至高度。疗效与耳穴持续时间呈正相关。②低年级的疗效优于高年级的:高年级

6、做按压的时间相对少,加之爱打游戏一且自觉性相对差影响疗效。低年级学业负担较轻且对医生、老师、家长的提醒更在意,按压的次数及时间落实得更好,效果更佳。③治疗的疗效与时间呈正相关:与治疗持续时间和每FI按压时间有关。学生的学习任务重,用眼疲劳加剧,使青少年的近视患病率快速上升,而治疗近视的有效方法却很少。近视是以防为主的一项工作。防治近视的中医耳穴贴压按摩方法能在学校开展,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降低真性近视的发生或延缓视力的发展;节省学生及家长治疗往返时间,增加了参与率和出勤率;同时能得到老师的配合督促按压及适当减少学业压力使疗效更佳。这

7、对于社区防治近视是主要创新点,而且操作方法简便易行,最大特点是无痛苦,易于被青少年患者接受。总之,社区内中医耳穴贴压按摩方法对学生轻、中度及假性近视疗效确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