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拼焊板v形自由弯曲及回弹模拟研究

纵向拼焊板v形自由弯曲及回弹模拟研究

ID:5329524

大小:252.7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8

纵向拼焊板v形自由弯曲及回弹模拟研究_第1页
纵向拼焊板v形自由弯曲及回弹模拟研究_第2页
纵向拼焊板v形自由弯曲及回弹模拟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纵向拼焊板v形自由弯曲及回弹模拟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8期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年8月MachineryDesign&Manufacture105文章编号:1001—3997(2010)08—0105—03纵向拼焊板V形自由弯曲及回弹模拟研究齐麦顺(燕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秦皇岛066004)Thesimulationoflongitudinaltailor-weldedblanksv-shapefreebendingandspringbackQIMai——shun(SchoolofContinuingEducation,YanshanUniversity,Qinhuangdao066004,China)

2、._.1l,.···.⋯·

3、·I.._._·--.-.1·_..··_..-.··-._..·..J..·....·_.-’l··.··--.--_·.-.-.·I.···T-·‘··⋯·‘‘..JI..‘-.1.··T..¨··_I._‘··-..-l‘-1.-._-1._..‘I._...·‘_‘‘’···‘·。..-‘--JI..‘..JI.‘..J.·j【摘要】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和ETA—DYNAFORM对纵向拼焊板的V形自由弯曲及其回弹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重点就纵向拼焊板V形自由弯曲的成形特点和影响回弹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可知,对纵向拼焊板V形件自由弯曲回弹影响较大

4、的参数为拼焊板的凹模跨度、材料性能和厚度比,而模具的圆角半径、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小。关键词:拼焊板;弯曲;回弹;模拟【Abstract】Thelongitudinaltmlor—weldedblanksv-shapeebendingandspringbackweresimu一ofedbyuseingtheFEMso2wareANSYS/LS-DYNAandETA-DYNAFORM.Analysisfocusedonthejshapingcharacteristicandspringbackofandlongitudinaltailor-weldedblanksv-shapeeben

5、ding.c一cordingtheanalysis,the/0oftailor-weldedblanksspanofdie,diferentmaterialsandsheetthicknessratehadgreatinfluence,whilethearcradiusofdieandfrictioncofficientwerehadlittleinfluence.::Keywords:Tailor-weldedblanks;Bending;Springback;SimulationI.”’.1””。.1⋯‘.’⋯‘..‘‘“.1。‘”.1”··I.'”’●-..”’·-.1..

6、.1‘.1¨.‘。●I._”●I’.”·‘‘..“”‘.1””●”。..““.1“.1”’·‘‘’”’·”●”●”·“””·““”·““”·”””·”⋯‘.1””‘●“..“”’●“”。中图分类号:TH16,TG386.3l文献标识码:A1己『言能、焊接质量、焊缝位置、厚度等的影响,易造成板料起皱、破裂和拼焊板技术指将不同材料、不同厚度或不同表面涂层的板料回弹等问题。拼焊板的回弹对零件的尺寸精度和生产效率造成极焊接在一起再进行冲压的技术。拼焊板技术具有减少生产成本、大的影响,因此,对拼焊板弯曲回弹有进一步的了解,不仅能够更降低车重、降低油耗、提高整体性能及保护环境等优势,在航空航

7、深刻的了解拼焊板冲压成形特点,以期为拼焊板零件的设计开发天及汽车领域应用广泛。由于模具结构的限制和拼焊板基板性及工艺制定提供指导,并且有利于拓展拼焊板技术在工业及其他★来稿日期:2009—10—21一⋯⋯】⋯~一⋯⋯】⋯⋯一●[,oI机构。(2)控制简单。直线行走时候只需要一个驱动电机(需要配备曲轴)。另外,若要实现给机构的转弯运动,研究发现最好配备两个驱动电机。(3)运动平稳。虚拟样机仿真研究发现,运动过程中水平杆基本保持在水平位置。(4)仿生效果佳。运动起来非常像马等生物的运动。(5)对称性能好。由于本机构的整体对称性,只需使驱动(电机)反转,就可以实现该机构的向后直线运动。

8、另外,由于本机构非常新颖,目前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图9曲轴相位差产生的交叉步态运动要展开许多深入的研究,如机构的进~步优化、复杂路面运动分析、动力学分析、实物的制作等。参考文献1雷静桃,高峰,崔莹.多足步行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1.机械设计,2006,23(9):1~3,442USchmucker.A.Schneiderand[hme.Six-leggedrobotforserviceopera-tions[C].IEEE/EUROBOT:1996:135~1423Ne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