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doc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doc

ID:53299136

大小: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3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doc_第1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doc_第2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doc_第3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doc_第4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问题内容摘要:教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笔者就此浅谈课前准备能力、课堂探索能力和课后应用能力的培养问题。关键词:准备能力探索能力应用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必要的启发诱导,填补空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口己的思维能力。教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培养学生能力成了教

2、师一下除授课之外的新课题。笔者就此浅谈课前准备能力、课堂探索能力和课后应用能力的培养问题。一、课前准备能力的培养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所以要放手让儿童动手、动口、动脑。通过生动的实践活动,多层次地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技能技巧。这个活动形式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从课前就开始准备。数学知识來源于生活,乂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因此,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一些实践性的题目,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学前,引导学生观察某种现象,调查某些项目。比如: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学具操作,因为这可以让

3、学生借助直观练习构建数学模型,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看到很多老师都会为孩子们准备好教学所需的学具。苏教版第一册《认识人民币》第一教时,为了让学生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在备课时我设想让学生准备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纸币或银币若干。主要是想让学生在收集的过程屮,加深对人民币形象的认识,并自己发现存在哪儿种面值的人民币以及哪些人民币是硬币纸币兼有的。在准备学具的时候我很矛盾,因为这一节课是我的公开课。有同行来听课,当然得准备得更充分一点。于是,我就想:是不是想个办法让学生把学具准备得好一点?女口: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我再去银行凑齐若干套一

4、元以内人民币。学生准备工作可省力一点,而且每一个学生的学具都是齐全的,这有利于我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但我思索着:学生准备学具本身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素材吗?如果全部帮学生准备好了,这对学生来说,就是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就让学生自己准备如何?于是,在上课的前一天,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回家作业:要求每人收集…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收集到儿种就带儿种。第二天上课了,看着孩子们欢快地展示着学具,听着他们精彩的交流发言,望着他们熟练的介绍手中人民币的面值和外形图案,更坚定了我的一个想法:学具确实要让孩子自己准备。学生在课前准备学具的过程中已经不自觉得预习了教学内容,更有利于课堂教学

5、。二、课堂探索能力的培养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而学生的探索能力不是天马行空的猜想,需要教师的规范引导学生的发现其多数发现是表面化的思维层次较低,若把形式变化而没有价值的发现当作创新发现,那么极容易误导学生走向形式主义,而没有实质思维提升。如补条件应用题:玩具店有红气球40只,,现在有气球多少只?第一位学生补上“有蓝气球30只?”教师还想学生有其它不同补法。接着学生补成“绿气球有30只?”如果教师只有鼓励,那么会有学生纷纷说出“花气球30只?紫气球

6、35只?”等这些没有思维层次性问题。因而对于偏离目标方向所谓创新要及时导航。教师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有创造力。如学生想出了一道数学题的新解法或提出了一个新问题等都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表现。应当有意识地在教学中给学牛提供创造条件、机遇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促进学生创造的发展。如在讲授“一个数除以小数”时,有个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说:“你和课本上都是把除数变成整数,我把被除数变成整数,再移动小数点,一样能算出结果来。”我首先肯定他的创新精神,表扬他能够独立思考,而口言之有理。这个同学又说:“课本为什么不采用我这种方法?”这时我又出一题:5.2464/1.2,让大家用两种方法来做。通过对比,这

7、位同学知道了课本上的方法更具有普遍意义。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对于那些看来古怪可笑的念头要有容忍精神,要为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喝彩。只有在这种氛围屮,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三、课后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在学生的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把生活问题数学化,而且要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实际问题的解决,乂能反向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理解的目的。因此,要培养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