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储藏技术.doc

玉米储藏技术.doc

ID:53299505

大小:9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4-03

玉米储藏技术.doc_第1页
玉米储藏技术.doc_第2页
玉米储藏技术.doc_第3页
玉米储藏技术.doc_第4页
玉米储藏技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米储藏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玉米储藏技术概述: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分布很广,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内蒙古等地盛产玉米。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也大,其用途广,经济价值很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玉米收获后原始水分较高,不易储藏,必须通过机械干燥或晾晒降水后才能转入正常储藏,是较难保管的粮种之一,通常不宜作长期储藏。储藏特性名称:我国玉米主要产区在北方,特别是东北三省和河北等省种植面积较大,总产量高,收获时天气已冷,加之玉米果穗外有苞叶,在植株上得不到充分的FI晒干燥,所以收获的玉米原

2、始水分一般高达20-35%,在吉林、黑龙江如遇秋雨多,霜冻早,新收获玉米的最高水分可高达38-40%;其他各地在日照好秋雨少的情况下,玉米含水量也在17-22%左右。玉米的成熟度也不很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同一果穗的顶部授粉吋间较晚,致使顶部籽粒产生不成熟粒,加之玉米原始水分高,脱粒时容易损伤,所以玉米的未熟粒与破碎粒较多,这些因素都给玉米的安全储藏带来不利影响。玉米的耐藏性差,有以下特点:1)玉米胚大,生理活性强,玉米的胚部几乎占全粒体积的三分之一,占全粒重量的10—15%。玉米胚部大的特点给储藏带来很多不利的因素。玉

3、米胚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约含有全粒30%以上的蛋白质和较多的可溶性糖。由于具有这些亲水物质,所以吸湿性强,呼吸旺盛。据试验,正常玉米的呼吸强度要比正常小麦大8-11倍。玉米吸收及散发水分主要通过胚部进行,干燥玉米胚部含水量小于全粒或胚乳,而水分大的玉米(超过20%),其胚部含水量则大于全粒或胚乳。2)玉米胚含脂肪及可溶性糖多,易于变质玉米粒内所含脂肪及水溶性糖,主要集中于胚部。因此储藏中胚部首先遭受虫、霉为害。特别是胚部含脂肪高达30%占整粒脂肪含量的77—89%,所以胚部的脂肪酸值始终高于胚乳,而且温度愈高、湿度愈

4、大,产牛的游离脂肪酸愈多,酸败也首先从胚部开始。在储藏期间不论常温常湿或高温高湿,都是胚部酸度增加速度较快。3)新玉米组织松散,原始水分高在北方,特别是东北三省,新收玉米水分一般在20—35%之间,最高可达38—40%以上。即使秋雨少、日照好、成熟度高的情况下,玉米水分也在17—22%左右,加上目前杂交玉米粉质多、角质少、组织松散、玉米生理活性强,储藏稳定性自然就会降低。4)玉米易生虫玉米胚部营养丰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在脱粒吋易受损伤,产生破碎粒,还有未熟粒等因素,容易感染害虫,受害虫侵蚀。5)玉米胚部带菌量大、易

5、霉变玉米胚部富含营养物质,易被微牛:物分解利用,且玉米胚部组织松散,易感染微生物。据测定,玉米经过一段储藏期后,其带菌量比其他禾谷类粮食高得多。如正常稻谷携带抱子个数,一克干样约为9.5万个以下,而正常干燥玉米却携带9.8-14.7万个抱子。据上海地区调查,也说明玉米带菌量比其他粮种都多,故玉米胚部很易发生霉变。引起玉米发热、霉变的主要原因是入库水分高、或在储藏过程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局部水分增加(如表层结露、地坪和仓墙返潮等),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附着于粮粒上的微生物即开始繁殖和生长。如玉米堆内混有水分高的籽粒

6、或受损伤的籽粒,未到高温季节,也能引起生霉。根据对玉米霉变的观察,玉米霉变的早期可以发现籽粒表面湿润(俗称岀汗),色泽鲜艳,有轻微甜味,胚部或破碎面出现白色菌丝(俗称生毛),有轻霉味,粮温上升。此时应积极采取措施处理。随着粮温升高至20°C左右吋,籽粒表面的口色菌丝体发育成抱子,可观察到胚部出现绿色霉点(俗称点翠),继而呈灰色,产生腥辣味,霉变后期,粮温继续升高,籽粒点翠部位变成黑色或灰色,全粒变为黄褐色,以至霉变结块,人、畜不能食用。常规储藏的玉米,入库时水分较均匀,但受仓内温度、湿度的影响,在粮堆上层的30—60

7、厘米处也会出现发热现象。砖园仓和露天囤的玉米,容易发热部位一般也在顶部及向阳面。玉米储藏的安全水分,一般要求在13-14%之间。根据各地试验,北方气温低,安全水分可稍高(黑龙江可在14.5%水分以内),南方玉米水分耍控制在13%以内,可以安全过夏。玉米水分超过14%,在温度较低时,可储藏一段时间,超过25°C就可能霉变发热。玉米生产区北方各省在玉米收获后水分都很高,但这吋气温已很低,在低温冷冻条件下,高水分玉米可安全储藏一段时间,而在气温升高前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玉米水分。冃前东北地区大都采取烘T-降水办法,但由于

8、烘干条件的限制,普遍反映,经烘干降水后的玉米在储藏中更易发热霉变,难于保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1)玉米粒水分不均匀和粮堆各层水分不均。由于烘干玉米粒水分不均匀,水分高的籽粒就是玉米储藏中的不稳定因素,加上形成货位后,正常情况下,上、中、下层水分差值较大,玉米水分高的粮层更易霉变发热。(2)烘干玉米吸湿性能差,散湿性强的特性,导致其孔隙间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