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_易传_的人本管理思想

试论_易传_的人本管理思想

ID:5330419

大小:362.8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8

试论_易传_的人本管理思想_第1页
试论_易传_的人本管理思想_第2页
试论_易传_的人本管理思想_第3页
试论_易传_的人本管理思想_第4页
试论_易传_的人本管理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_易传_的人本管理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07年1月中州学刊Jan.,2007第1期(总第157期)AcademicJournalofZhongzhouNo.1【易学道家研究】试论《易传》的人本管理思想林忠军(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0)摘要:《易传》以人性为核心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可以从仁爱、道德感化、尊重人才和人本管理境界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易传》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可以转化,因而人性可塑。从管理者角度,《易传》运用爱民、惠民、顺民、让民、道德感化和尊重人才的方法力图化解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猜疑、隔阂、对峙和冲突,使之达到“交感”、“同心”和谐和统一的管理境界。《易传》人本

2、与西方人本有其不同之处,即在于《易传》所体现的人本,不是突出和张扬个人的人本,而是一种超越个人、具有社会性的人本。这种人本思想对于化解当今管理学中的危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易传;人本;管理中图分类号:B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7)01—0181—06层去,了解和关心臣民生活,用言语感化与物质利益相结合,引言根据实际考察的情况制定管理措施。这种在重视神道的同中国早期的“人本”是对“神本”而言的,在天命神学占时更关心民众的思想,成为儒家人本思想的源头。儒家的创统治地位的殷商时代,国家的一切大事,诸如农业生产、战始人孔子轻天命卜筮而重人事

3、,明确提出:“易,我后亓祝卜争、筑城、迁都和官员的任免,都要谋及鬼神。到了殷末周矣,我观亓德义耳。”①通过对于《周易》中人的德性的解说,初,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人们开始怀疑“天命”、上帝的绝对权把人从天帝、鬼神的统治中解放出来,置人于宇宙中心,创立威和祭祀、筮占的作用,转而谈论人的德性在管理国家中的了人本主义的哲学。作用。以成书于殷末周初的《周易》古经为例,其卦爻辞记录作为孔子及其后学著作的《易传》,集中地探讨了人本问了许多周人祈祷、祭祀等敬天畏神之事。“王用享于岐山”题。按照《易传》的解释,《周易》八卦,每一卦三爻,上爻为(《升》),“王假有庙”(《萃》《涣》),“自天

4、佑之,吉无不利”天,中爻为人,下爻为地。而就重卦而言,每一卦六爻,上两(《大有》)。同时,也有许多关注人的作用的描述。如《颐》爻为天,中两爻为人,下两爻为地。《系辞》:“《易》之为书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推其福祸吉凶。就占验而言,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周易》古经作者轻视神灵之龟,由关注灵龟,转向人自身生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理特征,是由“神道”向“人道”迈出可贵的一步。又《既济》也。”《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说的是东邻立

5、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的商朝杀牛举行隆重的祭祀,祈求上天神灵赐福,因其君王兼三材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这里所说的“三材之无德,不如重德性的西邻周国举行简单的薄祭而实受其福。道”、“三极之道”讲的是一个意思,即天地人三者密不可分,这里指出人的德性比祭祀更为重要。《同人》提出“同人于共处一体。更重要的是《易传》在这里确立了人在天地间的野,亨,利涉大川”,说的是不靠天或神的力量,只靠人同心协地位。《易传》又继承古经传统,崇尚中,将中位看作尊位,力可以做大事业。在《观》卦中提倡管理者当深入到社会底《周易》二五居中位,二五多功多誉。《系辞》云

6、:收稿日期:2006—11—10作者简介:林忠军,男,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181中州学刊2007年第1期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较复杂的,宏观上人分为善恶两大类,而就某个人而言,则本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身有善恶两重性,这种善恶可以相互转化,《系辞》所谓“爱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恶相攻,而吉凶生”说的就是吉凶善恶的转化。这就是说,人就上下两经卦而言,二、五是人位。二为下卦中,五为上卦性虽然有善恶之分,却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可塑的。管理中,其中五乃人之尊位,往往被称为大

7、中。《彖传》释《大有》者可以通过实行道德的培育,发掘人之善性,摒弃不符合道云:“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人居天地的邪恶,然后把这种善性拓展到管理过程中,以关爱民、道德中,当为天地之心。《复·彖》云:“复,其见天地之心乎?”按教化和尊重贤人为主要方法,确立人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主照王夫之理解,此天地之心是人。“人者,天地之心。故曰导地位,最大限度利用、控制、激励人这种资源,发掘人的潜‘复,其见天地之心乎?’”②这种以人为“天地之心”的人本力,化解管理过程中人与人的隔阂,形成上下和谐局面,从而思想,显然是高扬了孔子人本思想,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