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ansys经典实例(长见识).doc

几个ansys经典实例(长见识).doc

ID:53315336

大小:27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03

几个ansys经典实例(长见识).doc_第1页
几个ansys经典实例(长见识).doc_第2页
几个ansys经典实例(长见识).doc_第3页
几个ansys经典实例(长见识).doc_第4页
几个ansys经典实例(长见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几个ansys经典实例(长见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平面问题斜支座的处理如图5-7所示,为一个带斜支座的平面应力结构,其中位置2及3处为固定约束,位置4处为一个45º的斜支座,试用一个4节点矩形单元分析该结构的位移场。(a)平面结构(b)有限元分析模型图5-7带斜支座的平面结构基于ANSYS平台,分别采用约束方程以及局部坐标系的斜支座约束这两种方式来进行处理。(7)模型加约束Ê左边施加X,Y方向的位移约束ANSYSMainMenu:Solution→DefineLoads→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OnNodes→选取2,3号节点

2、→OK→Lab2:AllDOF(施加X,Y方向的位移约束)→OK以下提供两种方法处理斜支座问题,使用时选择一种方法。Ê采用约束方程来处理斜支座ANSYSMainMenu:Preprocessor→Coupling/Ceqn→ConstraintEqn:Const:0,NODE1:4,Lab1:UX,C1:1,NODE2:4,Lab2:UY,C2:1→OK或者采用斜支座的局部坐标来施加位移约束ANSYSUtilityMenu:WorkPlane→LocalCoordinateSystem→Createlocalsy

3、stem→AtspecifiedLOC+→单击图形中的任意一点→OK→XC、YC、ZC分别设定为2,0,0,THXY:45→OKANSYSMainMenu:Preprocessor→modeling→Move/Modify→RotateNodeCS→ToactiveCS→选择4号节点ANSYSMainMenu:Solution→DefineLoads→Apply→Structural→DisplacementOnNodes→选取4号节点→OK→选择Lab2:UY(施加Y方向的位移约束)→OK命令流;!---方法1

4、begin----以下的一条命令为采用约束方程的方式对斜支座进行处理CE,1,0,4,UX,1,4,UY,-1!建立约束方程(No.1):0=node4_UX*1+node_UY*(-1)!---方法1end---!---方法2begin--以下三条命令为定义局部坐标系,进行旋转,施加位移约束!local,11,0,2,0,0,45!在4号节点建立局部坐标系!nrotat,4!将4号节点坐标系旋转为与局部坐标系相同!D,4,UY!在局部坐标下添加位移约束!---方法2endÊ受均匀载荷方形板的有限元分析针对【MA

5、TLAB算例】6.2(1)的问题,即如图6-3(a)所示的正方形薄板四周受均匀荷载的作用,该结构在边界上受正向分布压力,同时在沿对角线轴上受一对集中压力,荷载为。若取板厚,弹性模量,泊松比,基于ANSYS平台进行建模和分析。1kN/mp=y2kN1mt=6110paE=´0m=(a)受均匀载荷的正方形薄板(b)1/4模型的单元划分图6-3受均匀荷载作用的正方形薄板及有限元分析模型解答基于ANSYS平台进行计算,给出的操作过程及命令流如下。斜边加垂直于斜边方向的均布载荷ANSYSUtilityMenu:Select

6、→Entities…→OK→点击1,3,6节点→OKANSYSMainMenu:Solution→DefineLoads→Apply→Structural→Pressure→OnNodes→PickAll→VALUE:1000→OKÊ节点1施加载荷ANSYSMainMenu:Solution→DefineLoads→Apply→Structural→Force/Moment→OnNodes→点击1号节点→OK→Lab:FY,Value:-1000→OK汽车悬挂系统的振动模态分析(GUI)一个简单的汽车系统如图7-

7、2所示,若将其处理成平面系统,可以由车身(梁)、承重。前后支撑组成0汽车悬架振动系统可以简化成由以下两个主要运动组成:运动体系在垂直方向的线性运动以及车身质量块的旋转运动,对该系统进行模态分析。模型中的各项参数如表7-1所示,为与文献结果进行比较,这里采用了英制单位。表7-1汽车悬架振动模型的参数材料参数几何参数弹性模量E=4×109psf加速度g=32.2ft/sc2质心的前距离=4.5ft1l车身重量W=3220lb车身质量m=W/g=100lb.sc2/ft质心的后距离=5.5ft2l前悬架支撑弹簧系数k1

8、=2400lb/ft后悬架支撑弹簧系数k2=2600lb/ft质量分布的回转半径r=4ft解答计算模型如图7-2(b)所示。(a)问题描述(b)有限元分析模型图7-2汽车悬架振动系统模型这里将车身简化为梁,仅起到连接作用,这里设定不考虑梁的质量对振动性能的影响,因此需将密度设定为零即可,但在建模时需要输入梁的各种参数(包括材料以及几何参数)。实际上,可以将车身梁的弹性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