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卷 语文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卷 语文版.doc

ID:53316104

大小:29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4-03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卷 语文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卷 语文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卷 语文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卷 语文版.doc_第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卷 语文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卷 语文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语文:第六单元课内阅读训练卷(语文版七年级下)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2.本卷既可用于统一考试,又可用于学生自我测评。一、阅读柳宗元的《黔之驴》,完成1~9题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1.加点字读音有误的是( ) 

2、 A.益狎(xiá)  大(hǎn) B.大骇(hài)  窥之(kuī)  C.跳踉(liáng) 噬人(shì) D.远遁(xún) 黔驴(qián)  2.解释加点的字词。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_______________  B.驴不胜怒,蹄之_______________  C.以为且噬己也_______________D.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_____________3.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B.有好事者船载以入。C.计之曰:“技止此耳!”D.虎大骇,远遁。4.下列语句翻译不恰当的项是()(1)A.尽其

3、肉,乃去。译为:(老虎)吃光驴的肉,就走了。B.虎因喜,计之曰译为:老虎因此高兴起来,心里盘算这情况说。C.觉无异能者译为: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似的。D.益习其声译为: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2)A.至则无可用译为:运到后,就没什么用处。B.以为且噬己也,甚恐。译为:认为(驴)要咬自己,十分的害怕。9C.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译为:渐渐地走出(树林)靠近驴,非常小心谨慎,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D.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译为:于是跳跃起来,大声怒吼着,咬断了驴的喉咙。5.翻译下列句子。(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2)驴不胜怒,蹄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分为六个层次,请找出各层次中表明虎的心理的词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对课文的相关分析欠准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一篇寓言,通过虎吃驴的过程讽刺了那些本无才能却身居高位

5、、仗势欺人的达官显贵。同时告诉我们掌握真本领、真才干的重要性。B.本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语言细腻、生动,尤其是对老虎的心理描写。如“虎因喜,计之曰”,一喜一计就把老虎因摸清驴的底细而高兴至极的心理描写得栩栩如生。C.“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中“遁”“恐”就是写出了老虎在未认清驴的本来面目之前被驴的庞大外形吓得惊恐万状的情形。D.“荡倚冲冒”意思是“碰撞、倚靠、冲撞、冒犯”,是老虎为进一步认(摸)清驴的底细而对驴进行千方百计的挑逗,由此可见,老虎的机智,大胆而有谋略。8.《黔之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老虎吃了驴子以后,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发挥想像,写一篇400字以上的短文。二、阅读刘禹锡的《陋室铭》选段,完成10~18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0.在选文中用“‖”将以上文段划分为三个层次。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斯:    (2)馨:   (3)案牍:     (4)劳形:12.

7、下面所列各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孔子云:何陋之有?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9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3.点明全文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全文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_____。14.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在于说明()A.陋室简陋B.陋室不陋C.陋室不好D.陋室很陋15.这篇文章要表达的意思是()A.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B.世人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C.作者希望自己像诸葛亮、扬子云那样居住简陋,以便受到世人的敬仰。D.世人应以诸葛亮、扬子云为榜样,不

8、追求高雅的居室,以便受人敬仰。16.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