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家乡本溪的.doc

追寻家乡本溪的.doc

ID:53331080

大小:5.62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4-03

追寻家乡本溪的.doc_第1页
追寻家乡本溪的.doc_第2页
追寻家乡本溪的.doc_第3页
追寻家乡本溪的.doc_第4页
追寻家乡本溪的.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追寻家乡本溪的.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追寻家乡本溪的“兵山”历史一角——辽宁省本溪市革命历史遗迹平顶山碉堡群公共管理学院10级一班陈莹实践主题:追寻家乡本溪的“兵山”历史一角实践地点:辽宁省本溪市平山区平顶山时间时间:2011年8月1日—4日实践人:陈莹正文大一下学期通过对我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是我开始对我国近现代曲折艰难的革命历史产生的浓厚的兴趣,我敬佩近代以来那些为为国家的解放奋勇捐躯,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是他们的革命牺牲精神换来了革命的胜利,全中国的解放以及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放假回家以后,我怀着对自己家乡的好奇和对中国革命历史的景仰,我开始寻找我身边的革命遗迹来更加了解家乡的革命历

2、史。我的家乡本溪,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为重工业基地、山水工业之都,是我国著名的钢铁城市。这里矿藏丰富,同时也有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查阅了关于本溪历史的资料并拜访了邻居80多岁高龄的刘爷爷,让我大开眼界,没想到我从小长大的这个小小山城竟然会沉积着这么多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平顶山就是最重要的见证。平顶山,我再熟悉不过了,我家就住在平顶山山脚下,不过虽然在这里住了20年,但是懒惰的我爬平顶山的次数却是少之又少,更全然不知这里深藏着这么多的遗迹。那这次就好好爬爬这平顶山。因为是夏天,天气热,阳光又比较晒,爬平顶山的最好时间就是早上,不到六点钟我就叫老爸带我开始

3、上山,从家里出来五分钟就到了山脚下,现在的平顶山经过重建,上山的路被砌上了平整的台阶,比以前的山路走起来容易了许多,又正值全民健身的潮流,爬山晨练的人很多,又让我感到平顶山给我们的不仅是文化上的丰满。过了一个多小时,中途休息了好多次还气喘吁吁的我终于站到了平顶山上,站在最高处,回望楼群错落的城市,袭上来的第一感觉就是“一碧青山半入城”。之前查阅资料得知,具有本溪图腾象征的平顶山以辽东军事要塞而著称,很多历史典籍均记述此山为太子河畔最大的古代“山上城”,为“兵家必争之地”。山势巍峨,地势险要,山顶绝壁围绕,刀削斧劈,易守难攻。有史以来尚存不少战争遗迹

4、。其中最典型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部队残留下来的“碉堡群”。总占地面300平方米左右,均为混凝土钢筋结构。更好地展现出了其自身独特的军事价值。从最高的凉亭上下来,沿着平顶山的盘山公路,经过玉皇庙和碑林一直来到部队驻地附近时,路边立着一块书写着“平顶山碉堡群”的碑,碑的后面写着立这碑的原由:“该碉堡系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守浚防御工事,是解放军解放本溪的平顶山战役的历史见证。”平顶山解放战争碉堡群,主体位于平顶山上南部,是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守军修筑的防御工事。其规模庞大,结构严整,布局合理,让游人触目惊心而叹为观止。中心碉堡指挥所坚固的顶盖在猛烈的炮火的

5、轰击下而塌陷,碉堡和军事工事在枪林弹雨下成蜂窝状,可见当年的战斗是何等的残酷和激烈,这战争的遗迹在向世人述说着它的悲壮历史。再后面,则是残破的高射机枪的阵地。一位姓李的叔叔,在平顶山工作了数年,对碉堡群,战壕的防御工事极为熟悉,带着我查看了多处残存的工事。从工事的走向上,可看出工事主要是面向本钢工学院的上山通道,防御的是从本溪城区而来的进攻。与这道环型工事隔道峡谷相望的是靠近本钢工学院的一座低矮山峰上,环峰修筑着环型工事,数道环型战壕从山麓一直修到山顶,山顶上则是布置着重武器的指挥所。这座山峰控扼着从市区到平顶山的通道,视野开阔,又便于火力的发挥,

6、不管从哪方面来的攻击,都逃不出防御人员的视线,还便于及时的火力打击。1946年,国民党部队207师进驻本溪,派部驻守平顶山颠,驱使民夫开始构筑碉堡群。碉堡群为钢筋水泥结构,由堑壕、暗道、哨所、暗堡、掩体、指挥所等部分组成,墙体坚固,布局犹如迷宫。平顶山又成为辽东指挥中心。并且又在平顶山周围群山上修筑了很多碉堡和战壕,例如四方台古寨、和尚帽子山、望溪山、紫金山、合金山、月牙岭、小孤山和大明山等。新六军是国民党军中一支非常强悍的部队,在我军三保本溪的战斗中,三纵吃了不少亏,以致三纵编了这样的顺口溜:吃菜要吃萝卜心,打仗要打新六军。作为新六军的207师,

7、当然是很有战斗力的。但在解放本溪的前夜,207师被急调沈阳。1948年,辽沈战役结束后,国民党207师退出本溪,平顶山改由国民党辽宁保安第一旅第二团驻守。当年10月30日,解放军辽东军区独立一支队开进本溪城区,午夜时分,支队二团吹响了进军平顶山的号角,打响了“平顶山战斗”解放军对凭借天险负隅顽抗的平顶山国民党守敌发起猛烈攻势,消灭顽抗守军,翌日凌晨,国民党5000多人的守山部队被迅速击溃。国民党在本溪的最后据点平顶山被彻底攻克,自此本溪全部解放。新景观“平顶山碉堡群”上的弹痕就是这一战役遗留的。正是“解放战争定乾坤,军事要塞开新宇。作为战略要地的平

8、顶山,成为兵家的必争之地,是它的幸运;但屡经战火,见惯了太多的血腥,见惯了太多的死亡,又是它的不幸。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