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doc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doc

ID:53333519

大小:1004.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4-03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doc_第1页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doc_第2页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doc_第3页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doc_第4页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专题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物理实验专题练习实验题(共37小题)1.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其中电流表A1的内阻r1=1.0kΩ,电阻R1=9.0kΩ,为了方便读数和作图,给电池串联一个R0=3.0Ω的电阻.①按图示电路进行连接后,发现aa′、bb′和cc′三条导线中,混进了一条内部断开的导线.为了确定哪一条导线内部是断开的,将电键S闭合,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先测量a、b′间电压,读数不为零,再测量a、a′间电压,若读数不为零,则一定是  导线断开;若读数为零,则一定是  导线断开.②排除故障后,该小组顺利完成实验.通过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位置,得到电流

2、表A1和A2的多组I1、I2数据,作出图象如图2.由I1﹣I2图象得到的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2.图(a)为某同学组装完成的简易多用电表的电路图.图中E是电池;R1、R2、R3、R4和R5是固定电阻,R6是可变电阻;表头G的满偏电流为250μA,内阻为480Ω.虚线方框内为换挡开关,A端和B端分别于两表笔相连.该多用电表有5个挡位,5个挡位为:直流电压1V挡和5V挡,直流电流1mA挡和2.5mA挡,欧姆×100Ω挡.(1)图(a)中的A端与  (填“红”或“黑”)色表笔相连接.(2)关于R6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A.在使用

3、多用电表之前,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左端电流“0”位置B.使用欧姆挡时,先将两表笔短接,调整R6使电表指针指在表盘右端电阻“0”位置C.使用电流挡时,调整R6使电表指针尽可能指在表盘右端电流最大位置(3)根据题给条件可得R1+R2=  Ω,R4=  Ω.(4)某次测量时该多用电表指针位置如图(b)所示.若此时B端是与“1”连接的,则多用电表读数为  ;若此时B端是与“3”相连的,则读数为  ;若此时B端是与“5”相连的,则读数为  .(结果均保留3为有效数字)3.小明用电学方法测量电线的长度,首先,小明测得电线铜芯的直径为1.00mm,估计其长度不超过50m(已

4、知铜的电阻率为1.75×10﹣3Ω•m).现有如下实验器材:①量程为3V、内阻为3kΩ的电压表;②量程为0.6A,内阻约为0.1Ω的电流表;③阻值为0~20Ω的滑动变阻器;④内阻可以忽略,输出电压为3V的电源;⑤阻值为R0=4.30Ω的定值电阻,开关和导线若干.小明采用伏安法测量电线电阻,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示数从0开始增加,当示数为0.50时,电压表示数如图1所示,度数为  V,根据小明测量的信息,图2中P点应该  (选填“接a”、“接b”、“接c”或“不接”),Q点应该  (选填“接a”、“接b”、“接c”或“不接”),小明测得的电线长度为  

5、m.4.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00μA,内阻大约为2500Ω)的内阻.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1,R2(其中一个阻值为20Ω,另一个阻值为2000Ω);电阻箱Rz(最大阻值为99999.9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5V);单刀双掷开关S1和S2.C、D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5.(1)按原理图(a)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2)完成下列填空:①R1的阻值为  Ω(填“20”或“2000”)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1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a)中的滑动变阻器的  端(填“左”或“右”)对应的位置;将R2的滑片D置于中间位置附

6、近.③将电阻箱Rz的阻值置于2500.0Ω,接通S1.将R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2的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2接通前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  (填“相等”或“不相等”)④将电阻箱Rz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z的阻值置于2601.0Ω时,在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待微安表的内阻为  Ω(结果保留到个位).(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微安表内阻精度的建议:  .5.“用DIS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a)所示,其中定值电阻阻值R1=1Ω.(1)图(a)中A为  传感器,定值电阻

7、R1在实验中起  的作用;(2)实验测得的路端电压U相应电流I的拟合曲线如图(b)所示,由此得到电源电动势E=  V,内阻r=  Ω;(3)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则实验中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最合理的阻值范围为  A.0~5ΩB.0~20ΩC.0~50ΩD.0~200Ω4.压敏电阻由在压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进而导致电阻率发生变化的材料组成,为了探究某压敏材料的特性,有人设计了如下的电路,一电源电动势3V内阻约为1Ω,两个电流表量程相同均为0.6A,一个电流表内阻r已知,另外一个电流表内阻较小但阻值未知.5.(1)电路图中哪个电流表的内阻r已知  (A1或者A2)(2)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