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鄱阳方言中的古语遗风

浅谈鄱阳方言中的古语遗风

ID:5336549

大小:174.0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08

浅谈鄱阳方言中的古语遗风_第1页
浅谈鄱阳方言中的古语遗风_第2页
浅谈鄱阳方言中的古语遗风_第3页
浅谈鄱阳方言中的古语遗风_第4页
浅谈鄱阳方言中的古语遗风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鄱阳方言中的古语遗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鄱阳方言中的古语遗风【摘要】鄱阳方言的词汇特点是保留有一批和其他汉语不一样的古汉语的词汇和表达。一些在普通话中已消亡或奄奄一息的古词语,在鄱阳方言中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关键词】赣方言鄱阳方言古语词古语遗风赣方言又称赣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是汉语七大方言区中通行面积较小、使用人口最少的一个方言。其主要是集中于江西鄱阳湖临区。赣东北各地还分布有许多外来方言的方言岛,这些方言岛分别属于闽语、赣语、吴语、徽语、客家话等。方言岛方言和本地方言局部区域中常常彼此交织,也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方言分布,使得许多地方形成了非常复杂而富有特色的双方言或多方言

2、现象。鄱阳素称“富饶之地”、“鱼米之乡”,是全省置县最早的县份之一。鄱阳话属赣方言,它保留了赣方言的诸多共性,同时也不乏自身的特色。通过鄱阳方言,能帮助你了解鄱阳地域文化的另一个侧面。地处鄱阳盆地一隅的鄱阳,由于远离战乱,居民长期相对稳定,再加上安土重迁的意识强烈,离乡背井的机会少,因而方言中至今还残存着不少古音韵、古词语和古形式。鄱阳方言的词汇特点是保留有一批和其他汉语不一样的古汉语的词汇和表达。鄱阳方言中常用的却又貌似“有音无字”,实则可以从古代字书或韵书里查考其本字之类的词,如:“囥(藏起来)读抗”、“赲(追赶、撵)读奏”、徛(站)

3、读企、“戽”(抛、丢)(读虎)泌:(潜水)读咪、沕:(淹)读吻、搴:(拔)读钳、睺:(羡慕)读侯等,这些古老的单音词都可以在《广韵》、《集韵》甚至《方言》等韵、字书中查考得到。鄱阳方言古语词从上古至近代,上下几千年,大量如珠玉般地散落在历代文献典籍之中,为客观而科学地构建汉语史提供了语言“活化石”的有力证据【1】。一些在普通话中已消亡或奄奄一息的古词语,在鄱阳方言中仍有旺盛的生命力。如“炙火”(烤火);“杵肘”(胳膊肘儿);形容不听话,说“拗捩(读拗猎)”;谓在雨中淋为“涿(读铎)”;谓在甑下蒸肉为“熯”(读焊);诸如此类在古辞书上有案可

4、稽的也有不少。如“硗硬”的“硗”(音敲)字,于《孟子·告子上》:“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又如“饭粒”称“饭糁”,《集韵》上声感韵桑感切:“糁,《说文》:一曰粒也。”又如“晾”曰“日良”(音浪),见于《集韵》去声宕韵郎宕切:“暴也。”(把洗好的衣服日良起来。)此类古语遗风在鄱阳方言中比比皆是,下文略举几例说明:一.早晏指时间之早晚。《仪礼·士相见礼》:“凡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以餐具告,改居,则请退可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榆》:“随节早晏,勿失其适。”唐韦应物《野居》:“栖止且偏僻,嬉游无早晏。”《汉语大词典》失收

5、“早晏”一词。鄱阳方言今仍沿袭这一古老说法,犹言时间早晚为“早晏”,如:早点回来,别太晏了。二.斫(读zhuo)“斫”(读卓),其本义为“斧刃”。《墨子·备穴》:“斧以金为斫。”清·王筠《说文句读》云:“斫,为斤斧之通名。”赣语谓“用刀斧等砍削”义,此乃其本义之衍生。《说文·斤部》:“斫,击也,从斤,石声。”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据考察,以“用刀斧砍削”义谓之“斫”,鄱阳方言里常用,诸如“斫肉”、“斫柴”、“斫断”等等,与古义甚切。如:去斫两斤肉来招待客人。三、话在赣语区,人们口语中经

6、常使用一批具有活的古语“化石”性质的词语,由于人们日常生活中须臾离不开它们,以至完全淡漠了其古老的色彩。例如“话”这个词,在鄱阳方言中用为动词比用作名词的概率要大得多,有“说”或“告诉”的意思,是一个极具典型地方特征的词语,其构词能力极强,由它构成的词语如:“话事(说话)”、“话法(说法)”、“话不定(说不定;也许)”、“话老婆(娶妻)”、“话正了(说妥了)”、“话梦话(说梦话)”、“话不正(不会说;没法说或谈不成)”,等等。其实,“话”作动词,用来表示“说”或“告诉”等意义由来已久,如《尚书·盘庚》:“盘庚,惟涉河以民迁。乃话民之弗率,

7、诞告用。”此处的“话”就有“说”或“告诉”的意思。而“话语”、“话题”、“说唱的故事”等意义均为动词“说”或“告诉”之义引申衍化出来的。四.扤(读舞)据史料记载,赣地在春秋战国时属于百越族,又为吴、越、楚纷争之地,这给赣语词汇遗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据有人研究,“扤”这个赣语使用率极高的特征词,就是来源于原始百越语,意为“做、搞、弄”。这个词,至今在鄱阳方言里也广为使用。这些沉积的语言底层“化石”是民族史实的真实记录,它不仅为地方民族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而且还为地域方言史乃至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活生生的例证。如:我花了三天时间才把

8、这件事扤好。五.煠(sha)饭“煠饭”的“煠”,在北宋官修的《广韵》中标注为“士洽切”(“切”的方式是用第一个字的声母与第二个字的韵母相拼),可见“煠”的读音接近鄱阳方言里的读音“sh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