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构建技术.doc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构建技术.doc

ID:53384086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3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构建技术.doc_第1页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构建技术.doc_第2页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构建技术.doc_第3页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构建技术.doc_第4页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构建技术.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构建技术.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构建技术摘要:单克隆抗体从问世到现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其中人源化抗体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并伴随着一系列重大的技术革新,如PCR技术、抗体库技术、转基因动物等。抗体技术从最初的嵌合抗体、改型抗体逐渐发展为今天的人源化抗体。本文综述了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的构建技术。关键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构建从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Milstein和德国学者Kohler利用细胞融合技术首次成功地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以来[1],单克隆抗体在医学、生物学、免疫学等诸多学科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分析抗原的细微

2、结构及检验抗原抗体未知的结构关系,还可用于分离、纯化特定分子抗原,甚至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然而,单克隆抗体技术在临床治疗应用中的进展却很慢,主要原因是目前单克隆抗体大多是鼠源性的,而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应用于人体治疗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不能有效地激活人体中补体和Fc受体相关的效应系统;二是被人体免疫系统所识别,产生人抗鼠抗体(humanantigenmouseantibody,HAMA);三是在人体循环系统中被很快清除掉。因此,在保持对特异性抗原表位高亲和力的基础上进行人源化改造,减少异源抗体的免疫原性,成为单克隆抗体研究的重点[2]

3、。随着对抗体基因的研究和DNA分子重组技术的应用,通过基因改造获得特异性抗体成为可能。1989年Huse等首次构建了抗体基因库,从而使抗体的研究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并推动了第3代抗体—基因工程抗体技术的发展。至此,抗体的产生技术经历了三个阶段:经典免疫方法产生的异源多克隆抗体;细胞工程产生的鼠源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产生的人源单克隆抗体。人源化抗体就是指抗体的可变区部分(即Vh和Vl区)或抗体全部由人类抗体基因所编码。人源化抗体可以大大减少异源抗体对人类机体造成的免疫副反应。人源化抗体的形式也从最初的嵌合抗体、改型抗体等逐步发展为今天

4、的人源化抗体。1嵌合抗体的构建抗体分子与抗原结合特异性由L链和H链V区决定,抗体C区可作为异源蛋白诱发免疫反应,产生抗小鼠抗体(humananti-mouseantibody,HAMA)。将小鼠单克隆抗体C区用人抗体C区代替而拼接成嵌合抗体(chimericantibody),这样表达的抗体分子中轻重链的V区是异源的,而C区是人源的,这样整个抗体分子的近2/3部分都是人源的。这样产生的抗体,减少了异源性抗体的免疫原性,同时保留了亲本抗体特异性结合抗原的能力。嵌合抗体(chimericantibody)属第一代人源化抗体,有60%~70%的

5、人源区域,是目前研究较多也较为成熟的基因工程抗体,人—鼠嵌合抗体基因工程改造策略主要包括:(1)从鼠杂交瘤中克隆V区基因。(2)选择合适的人C区基因。(3)构建载体并在一定表达系统中表达根据嵌合抗体H链和L链基因是否克隆、表达与同一载体与否,可将基因工程嵌合抗体的表达分为共转染表达模式(co-transfectionmodel)和单载体转染表达模式(singlevectortransfectionmodel)。根据所需达到的功能,人重链的恒定区可为IgA、IgD、IgE、IgG或IgM中的一种。通常,人源抗体包括嵌合抗体常采用IgG,因其

6、对不同的亚基都合适。1986年,Jones[3]等用寡核苷酸构建出小鼠抗半抗原——4-羟基-3-硝基苯乙酰基己酸(NP)的免疫球蛋白VH基因,其中编码VH互补决定区(CDR)的序列来自小鼠的单抗,编码构架区(FR)的序列来自与鼠抗NP单抗的FR同源程度较高的人骨髓瘤蛋白,通过人抗NP重链可变区基因(hVHNP)与含有人重链恒定区序列的表达载体连接,并转染到只分泌抗NP轻链的小鼠杂交瘤细胞J558L中,结果获得可特异结合NP的人源化嵌合抗体。康向东等[4]从分泌抗人甲状腺球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hTg-60中提取总RNA,逆转录-酶链聚合反应(

7、RT-PCR)扩增出鼠源性单克隆抗体hTg-60的VH及VL基因,经基因测序分析,设计出人源化抗体的基因引物,获得抗Tg单克隆抗体人源化VH及VL基因并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表达人源化嵌合hTg抗体。成功获得了6株能稳定分泌抗hTg人源化嵌合抗体的细胞株。2CDR移植抗体的构建尽管嵌合抗体Fc段换成了人源化,但V区保留的鼠源性保守序列仍能诱发HAMA,因此嵌合抗体不能彻底地消除鼠免疫原性,还需进一步对鼠源抗体的V区进行改造。抗体V区由CDR和骨架区(FR)组成。CDR是抗体识别和结合抗原的区域,直接决定了

8、抗体的特异性,而骨架区序列及其立体结构较为保守,是嵌合抗体诱发HAMA的主要原因,因此将鼠单克隆抗体CDR移植到人单克隆抗体的V区框架上,使人单克隆抗体获得鼠单克隆抗体结合特异性,并减少异源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