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干扰源探测技术

卫星导航干扰源探测技术

ID:5340415

大小:112.3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8

卫星导航干扰源探测技术_第1页
卫星导航干扰源探测技术_第2页
卫星导航干扰源探测技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卫星导航干扰源探测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6·导航2010年卫星导航干扰源探测技术郭海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研究所,西安710068)摘要:本文在给出自适应抗干扰算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根据阵列权值反算干扰来向,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向精度的准确性。关键词:抗干扰;测向;卫星导航卫星导航用户接收机在实际应用环境中,无线若假设到达单元的干扰为l=e一,则到达电干扰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尸2单元的干扰为X2=e一+c0s。根据自适应对通信和导航设施的人为干扰是多种多样的,不但强度大,而且干扰的方式多。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抗天线原理,如果需要对消此干

2、扰,可以采用阵列加干扰手段有:提升导航卫星信号强度、抑制干扰信权来处理。即最终输出为号强度或直接摧毁干扰源。前两种方法均比较成熟,对于第三种方法,需准确知道干扰源方位。本Il文基于卫星导航抗干扰天线的成熟技术,在实现抗∑干扰的同时,通过自适应收敛权值反算干扰来向,设定w1=1,则下面给出具体原理和仿真结果。II2nt/一—1基本原理一一—C0sS+w2===e(3)2Xl·l二维情况2w2可通过自适应处理得到,由此可以反算,即d,入射波来蓄自方向,则到达两个天线的波程差cos0—I一啪Ii⋯mag(w2)l~l,2,2I㈤

3、2rl、1.2三维情况一:c础\■//t采用三单元三形阵列天线,单元分别位于、尸'和,单元间距为d。P1位于原点,尸2位于y轴上在原点右方,尸3位于轴上在原点前方。若为三维坐标,两个天线单元(1,2)相位差的结果确定的干扰来向是一个锥面,当使用另外一组天线单元(1,3)时,也可确定另外一个锥面。两个锥面有两个交线,确定了干扰来向,由于微带天线特性,只能接收上半空间的信号,假定被测目图l两单元相位差标比自身高,选取其中的正仰角来向。收稿日期:2010.07.12。第3期郭海侠:卫星导航干扰源探测技术)]:R(7)误差信号为:

4、e(,z)=()一(,z)(8)d(n)为期望得到的信号。lI权值的迭代通过LMS算法实现:W(n+1)-()+2/te(n)x(,z)(9)不难得出,当满足0<<1/时,算法收敛,W趋近,。图2三单元相位差2仿真结果其中,为来向与Z轴的夹角,为来向射线在X-Y平面上的投影与轴的夹角。为射线与y轴的夹1)高仰角情况0=30。,南=50。角(即1,2之间的2),为射线与轴的夹角.(即1,3之间的)。.3三:c。s:,.in:fX'-f互+y2:~/—cos2cr+—cos2fl(5)cos0102030柏∞∞70∞90南、『

5、^1_X-axis图44单元抗干扰天线零陷方向图sin寿cosOt(6)一旦确定了和Ol即可计算出干扰来向23,,,0、。1.3权值产生的LMS算法阵元1阵元2号图54单元权值阵元M(图4、图7中横坐标代表仰角,纵坐标代表方位角,图5、图6、图8、图9中横坐标代表迭代次数,纵坐标代表权值大小)图3智能天线系统阵列输出信号的均方为:·8·导航2010笠-J珊瑚;暑瑚瑚卯。O50.050100020O030004000.1010002000硼40∞图6分别以2,3单元处理时的权值图9分别以2,3单元处理时的权值稳定收敛后稳定收

6、敛后W2=.0.531465+0.847062i:W2=0.405213+0.914430i:W3=.0.358704+0.933488iW3=0.7l5674+0.697549i经反算经反算:71.2340。,=67.4604。,=50.7448。,=41.0548o,=30.0284。,=49.9949。=79.8666。,:49.9988。2)低仰角情况0=80。,=50。3结论采用本文所述的办法,可以在实现抗干扰的同时,准确测量单干扰来向。计算复杂度较小,但此方法对于阵列均衡性又较高要求,需对阵列进行精确校准。参考

7、文献:0102030405060708090*aJs[1]ZhigangFeng.Animprovedadaptivenoisecanceling图74单元抗干扰天线零陷方向图method[J].IEEETrans.ElectricalandComputerEngineering.47—50Vo1.114—17Sept.1993[2】沈福民.自适应信号处理[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3]肖秀丽.干涉仪测向原理[J].中国无线电.2006.6图84单元权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