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特异性肿瘤标志物mrna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研究中的意义

外周血特异性肿瘤标志物mrna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研究中的意义

ID:5341150

大小:354.0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外周血特异性肿瘤标志物mrna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研究中的意义_第1页
外周血特异性肿瘤标志物mrna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研究中的意义_第2页
外周血特异性肿瘤标志物mrna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研究中的意义_第3页
外周血特异性肿瘤标志物mrna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研究中的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外周血特异性肿瘤标志物mrna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研究中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386·广东医学2010年9月第31卷第l8期GuangdongMedicalJournalSep.2010,Vo1.31,No.18外周血特异性肿瘤标志物mRNA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研究中的意义米路中,戚丽,李贵新,杨兆禄,杨金平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山东潍坊261031)【摘要】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肿瘤标记物mRNA表达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7例NSCLC患者,2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及13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19(CK19)、癌胚抗原(CEA)、黏蛋白一1(MUCI)、肺特异性x基因(

2、LUNX)mRNA的表达,分析它们作为NSCLC患者微转移标志物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47例NSCLC患者外周血中CK19、CEA、MUC1、LUNX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38.3%、44.7%、61.7%、57.4%;在良性肺疾病患者阳性率分别为3.8%、l1.5%、0.0%、0.0%;健康组的外周血中没有四者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NSCLC组外周血CK19、MUCl、LUNXmRNA阳性表达率在鳞癌和腺癌患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腺癌患者与鳞癌患者中的CEAmRNA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MUC1、LUNXmRNA阳性率随分化程度升高而降低,差异有显著性,

3、而CK19、CEAmR—NA与肿瘤分化程度没有相关性;随着临床分期的加重,CKI9、CEA、MUC1、LUNXmRNA阳性率均增高,而且,MUC1、LUNXmRNA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CEAmRNA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肺鳞癌,说明其对判断病理类型有一定意义;(2)MUC1、LUNXmRNA表达阳性率随TNM分期的增高而增加,随细胞分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肿瘤标志物;mRNA近几年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1.2方法所有人组人员均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NSCLC)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4mL

4、,置于EDTA抗凝管,按Trizol试剂盒说明溶解细因⋯。研究证实,微转移的存在是易复发和转移的预胞抽提总RNA,总RNA于紫外分光光度定量和1.5%后指征。设计NSCLC微转移更加精细的检测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鉴定其质量后,转入一80~C保存可以进行分子生物学诊断和分期,对进一步评估患者备用。预后、指导在肿瘤可能转移的早期进行干预及肿瘤监1.2.1引物设计如表1所示。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设计以敏感表1引物设计性较高的RT—PCR法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中组mRNA引物序列产物长度(bp)织特异性基因或组织特异性蛋白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作为NSCLC

5、微转移标志物与肿瘤类型、癌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I~Ⅲ期NSCLC患者47例,均为未作过任何抗肿瘤治疗的新发初治病例,并筛除其他肿瘤肺部转移。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经皮淋巴结穿刺活检)确诊NSCLC,其中鳞癌26例、腺癌21例。通过胸片、胸部CT、骨同位素扫描、B超、头部MR等或直接进行PET—CT进行临床分期,参考2002年美国癌症分类委1.2.2RT—PCR方法取RNA4加入到如下反员会和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TNM分期标准,其中I期应体系中:Random

6、primer2L(500g/mL),5×反转l5例,Ⅱ期19例,Ⅲ期l3例。录Buffer4L,2.5mmol/LdNTP4L,M—MuLV反转选取同期住院2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肺良性录酶0.5(200U/wE),RNA酶抑制剂0.5(30病变对照组,同时为评测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另选取我u/),加DEPC处理过的水至总体积20L,37℃下院查体健康人的外周血标本共13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孵育1h,95~C灭活5min。取3逆转录混合物,加潍坊医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编号:KQ2007003)入DEPC处理过的水13.5L,2.5mmol/LdNTP2L,广东医学2010年9

7、月第31卷第l8期GuangdongMedicalJournalSep.2010,Vo1.31,No.18·2387·MgC122L(25mlT1),10XBuffer2.5L,Taq酶0.5表3各组外周血肿瘤标记手mRNA与肺癌组织学类型的关系例(%),上下游引物各0.75IxL(10txm),总反应体系为25L,加2OL石蜡油防止挥发。PCR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5min,94oc变性45s,55℃复性45s,72~C延伸1min,循环35次,最后72℃补延伸7min结束反应。2.3各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