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和腐熟有机肥对水稻土培肥效果对比分析

秸秆还田和腐熟有机肥对水稻土培肥效果对比分析

ID:5342142

大小:526.0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8

秸秆还田和腐熟有机肥对水稻土培肥效果对比分析_第1页
秸秆还田和腐熟有机肥对水稻土培肥效果对比分析_第2页
秸秆还田和腐熟有机肥对水稻土培肥效果对比分析_第3页
秸秆还田和腐熟有机肥对水稻土培肥效果对比分析_第4页
秸秆还田和腐熟有机肥对水稻土培肥效果对比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秸秆还田和腐熟有机肥对水稻土培肥效果对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24卷第3期2142008年3月、农业工程学报TransactionsoftheCSAEV

2、01.24No.3Mar.2008秸秆还田和腐熟有机肥对水稻土培肥效果对比分析杨志臣1,吕贻忠1※,张凤荣1,肖小平2,刘沫3(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94)2.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长沙460126;3.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南昌330045)摘要:为探讨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该文以18年的定位试验为基础,通过对直接施用秸秆、有机肥以及化肥、有机肥配施等6个处理小区的土壤进行采样

3、,分析了秸秆还田同有机肥培肥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养分状况与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着重探讨了秸秆直接还田同传统的施用腐熟有机肥对土壤的培肥效果差异。结果表明直接施用作物秸秆同施用腐熟有机肥对土壤的培肥效果基本相同,均对土壤理化性质有很大的改善,同时可提高作物的产量,因此秸秆直接还田基本可以代替施用腐熟有机肥培肥土壤。.关键词:秸秆还田;腐熟有机肥;培肥;水稻土中图分类号:S1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819(2008)一3—0214.05杨志臣,吕贻忠,张凤荣,等.秸秆还田和腐熟有机肥对水稻土培肥效果对比

4、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3):214—218.YangZhichen,LuYizhong,ZhangFengrong,eta1.Comparativeanalysisoftheeffectsofs扛aw-retuminganddecomposediimnUl"eonpaddysoilfertilitybetterment[J].TransactionsoftheCSAE,2008,24(3):214--218.(inChinosewithEnglishabstract)0引言施用腐熟有机肥料来培肥土壤在

5、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化肥大范围使用前,有机肥料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1】。但是,相比施用化肥,堆制有机肥费时、费工还要占用场地。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化肥施用量快速增长,有机肥用量逐渐减少【2捌。施用化肥虽然方便快捷而且可以使作物产量有较大的提升,但是有研究表明,长期只施化肥不施有机肥会导致土壤板结,结构破坏,肥力下降【4】。另一方面,每年种植作物产生大量的作物秸秆以前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用方式,大部分被焚烧。焚烧秸秆一方面严重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资源,导致土

6、壤有机质大量损失【5】。随着农机具的不断改进以及高效除草剂的产生,使秸秆直接还田成为可能【6,一。有研究表明,秸秆还田不但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耕层有机质、氮素等的含量,而且可以降低土壤容重,促进大团收稿日期:2007-06.10修订日期:2008-02.18资助项目:自然基金“耕地集约化利用及其效应研究”(70673104))国家科技支撑课题“保护性土壤耕作关键技术与轮耕模式研究”(2006BADl5801.1);国家科技支撑课题“粮食主产区农田肥水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技术研究”(2006BAD02A14.1)作者简介:杨志臣

7、(1976--),男,河北张家121人,博士生。主要从事土壤碳氮转化和土壤质量方面的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100094·Email:zclx388@sohu.corn※通讯作者:吕贻忠,男,河南洛阳人,博士,主要从事土壤腐殖质化学和土壤退化等方面的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100094.Email:lyz@oau.odlLcn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孔隙度,同时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阿。虽然关于秸秆还田以及施用腐熟有机物培肥土壤方面的文献很多,但是秸秆直接还田同施用腐熟有机肥对土壤的培肥效果孰优孰劣

8、;采用秸秆直接还田能否替代传统的腐熟有机物培肥土壤,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湖南宁乡长期定位培肥试验对秸秆还田和传统腐熟有机物培肥土壤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探明两种培肥方法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同时为寻找最佳替代传统腐熟有机肥培肥土壤方式提供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置试验地设在湖南省宁乡县长期定位培肥试验站(28。4’N,112。11’E),海拔36m,年均降水量1553mm,年均温度17.2℃。试验开始于1988年,供试土壤为第四纪红壤上发育的水稻土,各项理化性质见表1。

9、定位试验为早稻一晚稻一大麦一年三熟的种植模式,管理措施与大田一致。施肥时,磷肥、钾肥作基肥,氮肥早稻40%作基肥,60%作追肥,晚稻、大麦30%作基肥,70%作追肥。基肥是耙田前撒入田中再耙田,追肥是在水稻返青后撒入田中,大麦是在分蘖期撒入田中。此田间试验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面积为66.7m2,分别为:1)无肥(NF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