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汽车板深冲性能的因素分析

影响汽车板深冲性能的因素分析

ID:5342391

大小:270.7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影响汽车板深冲性能的因素分析_第1页
影响汽车板深冲性能的因素分析_第2页
影响汽车板深冲性能的因素分析_第3页
影响汽车板深冲性能的因素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影响汽车板深冲性能的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22卷第3期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1.22NO.32010年9月JournalofWuhanEngineeringInstituteSeptember2010影响汽车板深冲性能的因素分析李长一李荣锋郭小龙关云(武钢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80)摘要以取向硅钢的径向(与轧向分别成0。、25。、45。、55。、70。和90。)拉伸变形行为为案例,探讨影响汽车板深冲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材料的滑移系和强度是影响其延伸率和深冲性能的两个重要因素。由于具有强烈的了一纤维织构的汽车板法向强度高、径向强度低,并且各向异性小,延展性好,因此其深冲性能极好。利用X一射线织

2、构分析技术可以较好地评估其深冲性能。关键词汽车板;深冲性能;塑性变形;各向异性;织构中图分类号:TG1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671-3524(2O1O)03-0003—03汽车面板简称汽车板,要求具有良好的深冲性的关系;2)观察滑移系对延伸率的影响。能。具有良好的深冲性能的汽车板允许冲制形状复试样制备:将高性能纯高斯织构的取向硅钢(其杂的工件,产品无制耳或制耳小,材料损耗少,是人织构见图3(a))加工成与轧向分别成0。、25。、45。、们追求的目标。55。、70。和9O。的拉伸试样,以备测试。材料的深冲性能用轧向、横向和与轧向成45。拉伸方式:单轴拉

3、伸。三个方向的塑性应变比r值的平均值r⋯和各向异性△r来表征:r一△£h/A~(式中△£和△e分别2结果及讨论是试样在宽度和厚度方向的应变)。r的平均值r和△r分别用下边的公式计算:r⋯一(rn+2‰2.1拉伸后试样的微观组织拉伸后试样轧面的TEM形貌见图1。可见在+r9o)/4,△r一(ro~2r45+r9o)/2。uq轧向拉伸试样的晶粒内部,分布着多边形的位错网影响r值测量结果的因素很多,其不确定度远(a),而在横向拉伸试样的晶粒内部,则存在或细或大于其它力学性能参数的不确定度。因此人们一直粗、互相平行的位错线或位错线团(b)。显然,位错在探索影响汽车板深冲

4、性能的因素,进而寻求提高线或位错团的延伸方向应该是滑移方向<111>。材料深冲性能及表征材料深冲性能的更好的方法。另外,从图2所示拉伸前后试样的‘IJ一o。和45。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取向硅钢的塑性变形行为的观0DF图可见,拉伸后,{110}织构的强察来研究影响金属深冲性能的因素及其机制,为改度比拉伸前的强度级别由36增加到9O,这是拉伸善和评估汽车板等材料的深冲性提供依据。时晶体转动的结果。之所以以取向硅钢为样本,一是因为其与汽车2.2延伸率与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关板同属体心立方晶系的金属,二是因为具有单一高斯取向({110})的取

5、向硅钢呈现显著的各向系异性。而具有单一7一纤维织构(<111>//N.D)的拉伸结果的数值表示见表1。从表1可见,在汽车板不仅不具备这一特性,更难以寻觅得到。与轧向成O。~55。区间,延伸率A与弹性模量E、抗拉强度Rm和屈服强度Rel等力学性能之间均呈强1实验及试样制备烈的负相关关系,即试样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越大,延伸率越小。实验目的:1)观察延伸率与其它力学性能之间表1还给出了—Fe单晶不同方向的弹性模量收稿日期:2010—06—26修回日期:2010—07—28作者简介:李长一(1950~),男,教授级高工.Email:lichangyizxb@yahoo.c

6、orn.cn4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值。可见试样的各向异性比a—Fe的单晶的大,不过两者随径向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H[-001-]晶向的弹性模量值均最小,[111]晶向的弹性模量值均最大。表l拉伸结果和a—Fe的弹性模■2.3延伸率与滑移系的关系从表1还可以看出,在70。和9O。两点,延伸率与弹性模量和强度之间并不呈负相关关系,而是延伸率反常增大,例如与轧向成9O。一点的延伸率高达45。点的延伸率的10倍以上。这是因为与轧向呈图1拉伸试样的微观形貌:《a)轧向,(b)横向O0。的方向是[1lO]晶向,与[11O]晶向垂直的,是Ph12.0Phi2.45,⋯1

7、O~1.0~⋯88307—~l66603-—一243—70.2—32l—900一360图2拉伸前(aJ后(b)试样的、l,:-0。、45。ODF图(11o)滑移面。当试样被拉伸到一定程度时,(1lO)绘出的。比较这两条曲线,显然,二者之间有着较好[1,1,1]滑移系将开动。上述较大的延伸率是经受的对应关系。实际上,延伸率对塑性应变比的影响拉伸后,金属流动的必然结果,至于7O。的延伸率也是由其定义——材料宽度与厚度方向的应变比所决很大,则是拉伸时晶体协同作用的结果。定的,而影响这个比值的内在因素是晶体的织构(多拉伸后的试样的宏观形貌证实了上述分析:在晶材料的择优取

8、向)。强度最大的55。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