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

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

ID:5344585

大小:190.8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8

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_第1页
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_第2页
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_第3页
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_第4页
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_第5页
资源描述:

《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04年第4期外国语总第152期No.4,July2004JournalofForeignLanguagesGeneralSerialNo.152文章编号:1004-5139(2004)04-0034-07中图分类号:H030文献标识码:A范畴理论的发展及其对认知语言学的贡献12吴世雄,陈维振(1.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香港岭南大学英文系,香港;2.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福州350007)摘要:本文叙述范畴理论从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到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的历史发展,

2、揭示它们在哲学意义和语言学意义上的异同,以阐明人类范畴观的本原及其发展规律,从而把握范畴理论的真正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范畴理论对于认知语言学在当代的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以及它在语义学领域的应用。关键词:范畴;亚里士多德;认知语言学DevelopmentofCategoryTheoryandItsContributionstoCognitiveLinguistics12WUShi-xiong,CHENWei-zhen(1.Englishdepartment,LingnanUniversity,HongKo

3、ng;2.ForeignLanguageandLiteratureStudiesCentreofFujianTeachersUniversity,Fuzhou350007,China)Abstract:ThispaperreviewsthedevelopmentsofcategorytheoriesinChinaandinWesterncountries.Onthisbasis,itreviewsthecontributionsthesedevelopmentshavebroughtabouttothe

4、birthandthedevelopmentsofcontemporarycognitivelinguistics,andtheapplicationofcognitivecategorytheoryinsemanticanalysis.Keywords:category;Aristotle;cognitivelinguistics一、西方古代哲学史上范畴理论的发展是同名而异义的范畴。两个范畴虽有共同的名称,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对哲学范但他们的定义和属性却根本不相同。亚氏在《范畴畴进行系统阐述

5、的学者。他虽然没有直接给范畴下篇》第一章探讨的是名词范畴的问题。他在《范畴过定义,但他在其著作中反复阐释了他对于范畴及篇》的其他章中还探讨了“思想对象的八种范畴”、范畴本质的认识。亚氏首先是从语法或修辞学的角“实体范畴”、“数量范畴”、“关系范畴”、“性质范度来提出他的范畴学说的。他在《范畴篇》的篇首畴”、“活动、遭受和其他范畴”、“范畴的对立关系”、就提出涉及范畴的语法问题。亚氏指出:“当若干事“时间和空间范畴”、“运动的六种范畴”、“‘有’的物虽然有一个共通的名称,但与这个名称相应的定范畴”。亚氏的

6、范畴学说其实是在语言、思想和实在义却各不相同时,则这些事物乃是同名而异义的东的关系之中展开讨论的,而核心是讨论语词的问题,西”。他举例说,在希腊语中用zwov一词表示“动因此亚氏又常常把范畴通称为“谓词”(predicate),物”①,该词有两个意义:普通的动物;图画、刺绣这同中国古代哲学家用“名”、“字”来称“范畴”,或雕刻中的人像。因此,虽然一个真的人和一个图有异曲同工之处。亚氏对于范畴的探讨已远远超出画里面的人像,都可以被称作“动物”,但此两者乃语法和形式逻辑的范围。亚氏对于范畴的深入研究也是由于

7、他“在一定程度上隐隐约约地看到范畴在认识论上的意义和作用”。从亚氏对于范畴的论述可①据C.T.Onions主编的《牛津英语词源词典》(TheOxford以看出,他把范畴视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逻辑工DictionaryofEnglishEtymology,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这个词应为zôion。34具。“他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指出客观存在着的而且对二千年来人类思维和逻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事物,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在这五彩缤的影响。纷的事物面前,如何认识它们,把握它们,这首先康德(1724

8、-1804)是在亚里士多德之后,系统必须将多种多样的事物概括为几大类,只有这样,地研究范畴、创立了一个范畴体系的德国哲学家。认识客观事物才能顺利进行,这就需要通过反映事他批判地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范畴学说,从纯粹经物本质的普遍的概念,即范畴。”[4:37]在亚里士多验主义的立场出发对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进行德看来,“范畴”的问题就是如何“述谓”一个事物了批判和改造,开创了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范畴体的问题,作为“述谓”对象的事物是具体的。为了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