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王毕四海一》案例.doc

《六王毕四海一》案例.doc

ID:53450660

大小:3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03

《六王毕四海一》案例.doc_第1页
《六王毕四海一》案例.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六王毕四海一》案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期历史课教案第三单元第13课六王毕四海一一、教材内容和教学主旨:本课主要讲述了战国末期秦王嬴政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和巩固统一的措施,从正面肯定秦朝建立的历史进步性和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识:秦灭六国及其意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建立疆域广大的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分析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感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和巩固统一的措施的史实,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

2、史信息,多角度多层次地探究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认识到秦始皇是中国古代一位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3)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唯物史观、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树立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三、教学重点:秦王扫六合和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四、教学难点:(统一的)(多民族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五、教

3、学过程:【新课导入】1、复习前课: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通过复习让学生认识到当时建立的是诸侯国,国君称王,各诸侯国各自为政,为争霸称雄经常发动战争,社会激剧动荡,人民生活困苦,渴望安定和平。)2、揭示新课【新课教学】一、秦王扫六合:1、学生自学教材第1标题。2、探究:秦统一的原因抓住“大势所趋”:了解秦统一的原因;抓住“结束了……开创了……建立了……”:了解秦统一顺应了历史潮流,具有历史进步性。3、质疑探究:秦王扫六合为什么不说秦王扫六国?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1、导语:秦灭六国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

4、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布置学生自学第2标题。2、自学了解,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统治,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秦王嬴政自称“皇帝”在中央设设“三公”在地方置郡县学生3、幻灯展示,形象感知,帮助学生感知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4、填图理解,深入分析让学生填金字塔形图,让学生理解皇帝至高无上,全部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服侍皇帝处理相关政务;地方设郡立县,郡守县令由皇帝任免,他们是封建统治阶级,共同统治奴役劳苦大众。5、启发学生思考这套制度有何作

5、用,让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分析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三、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1、谈话过渡,布置学生自学第3、4、5标题。2、学生自由讲述有关的史实。1)统一文字2)统一货币3)统一度量衡4)修筑驰道,统一车轨5)焚书坑儒,控制思想6)北击匈奴修长城7)征讨南越凿灵渠3、结合课后《畅想天地》和《问题讨论》,让学生发表秦朝对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的看法(包括正面的看法和反面的看法,教育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要一分为二)4、通过以上各种措施,秦始皇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让

6、学生了解秦朝的疆域【拓展与巩固】数风流人物:秦始皇作为开国皇帝,秦始皇曾是毛泽东《沁园春雪》“风流人物中”,屈指可数的“英雄”之一,秦始皇算不算英雄?这是一道开放题,在鼓励学生分析比较、综合讨论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看法。【课堂小结,结束新课】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速记词:六王毕,221,都咸阳,秦朝立。三公设,郡县立,始皇帝,中央集。书同文,固统一,度量衡,同货币。修驰道,通便利,车同轨,有标的。书儒坑,怨声起,击匈奴,长城屹。灵渠凿,连水系,秦疆域,到陇西。秦始皇,功伟绩,学秦史,有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