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

ID:53451885

大小:74.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4-03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3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4页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一、单元教学目标 1.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牧童》。积累有关童年生活的诗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3.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4.围绕“难忘童年”来进行口语交际及写童年趣事的作文激发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二、单元教学重点1.通过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通过读书引导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三、单元教学难点: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

2、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表达方式四、教学时数5.古诗词三首2课时6.冬阳.童年.骆驼队2课时7*祖父的园子1课时8.童年的发现2课时9.儿童诗两首1课时5.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3.想象诗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1.收集吕岩、杨万里、辛弃疾的生平。2.有关古代童年生活的古诗。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

3、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3.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

4、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一、乐调情  1.用学生熟悉的曲子唱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学生交流有关宋词的知识,教师适时小结。  3.板书题目,读题。(强调“乐”的读法)  4.介绍辛弃疾生平。  二、读入情  1.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读准:醉、相、媚、锄、媪、亡赖、剥)  3.采用各种形式读这首诗,要求:正确、流利。

5、  三、品悟情  1自由读词,理解词语意思,准备质疑。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3.同桌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句子意思。  4.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5.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6.请学生自由谈所想象的画面。(特别提示: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  7.学生自由读,边看图边读边悟情。  四、议深情  1.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2.总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

6、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词吧。  五、布置作业  1.同学们,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而宋词则是这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读读宋词,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2.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  3.用自己喜欢的曲子唱《清平乐·村居》给父母听。 6.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

7、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样表达的好处。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教学重点1.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2.理解课文最后两段。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林海音《城南旧事》的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歌曲激情,解释课题1.课件播放歌曲:《童年》,这歌词写了什么?2.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   3.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二、初读课文,理清叙述顺序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