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总结.doc

保护性耕作总结.doc

ID:53452856

大小:3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4-03

保护性耕作总结.doc_第1页
保护性耕作总结.doc_第2页
保护性耕作总结.doc_第3页
保护性耕作总结.doc_第4页
保护性耕作总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保护性耕作总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1年新民市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工作总结2011年在省、市各级部门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新民继续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实际,加强领导,深入开展“大培训、大推广、大普及”活动,使我市保护性耕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新民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玉米种植面积135万亩,以沙土、盐碱土和沙壤土为主,一年四季风沙不断,尤其进入春季为甚,5—7级大风常见,气候干燥,降水量逐年减少,春旱严重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施保护性耕作具有保护农田、减少扬尘、蓄水保墒、抗旱节水、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秸秆的还田利

2、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单产、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等多种功效,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当前与长远兼顾、农民和国家双赢的革命性农耕措施,具有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一、项目完成情况.2011年新民市完成玉米保护性耕作示范面积50000亩,辐射带动480000亩,依据有利于项目顺利实施和便于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原则,统筹考虑我市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在基础较好的卢屯乡6000亩,兴隆堡镇4000亩,姚堡乡6000亩,东蛇山乡4000亩,梁山镇4000亩,兴隆镇56000亩,金五台乡4000亩,大柳屯镇3000亩,大红旗镇

3、4000亩,正在在建设的玉米滴灌项目的于家乡10000亩等10个乡镇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依托农机大户计划建立集中连片示范区650-850亩6个,1000-2000亩以上2个,总示范面积5万亩。培训保护性耕作农民技术员360人,农机手125人,使保护性耕作技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断扩大辐射带动面积。在项目区新增保护性耕作机具73台,其中主要是玉米联合收割机33台,免耕播种机30台,秸秆还田机10台二、采取技术模式及人员培训情况(1)完成5万亩高标准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内全部实施秸秆全覆盖模式(套秆、碎秆)和深松

4、整地任务。(2)购置各种农机具:玉米深施肥播种机240台,秸秆粉碎还田机4台,旋耕机10台,深松机3台,玉米联合收割机17台。(3)示范区人员培训:项目任务下达后,开展保护性耕作宣传培训活动,即发宣传材料,达到示范区内每家农户一份,我站计划在8月份召开保护性耕作培训班,培训机手和项目区的农民276人次。(4)技术模式秸秆还田覆盖法: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浅旋处理残茬——免耕精量播种——药剂灭草6三、资金预算及用途(1)项目总投资300万元购置新机具,其中:政府补贴资金100万元,农民自筹200万元,(2

5、)省对该项目投资100万元,根据省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要求,用作该项目区农户作业补贴费,每亩补贴20元。四、实施进度(1)2011年8——9月份,开展培训宣传活动,落实机具。(2)2011年10—12月份,按计划面积逐块落实秸秆、根茬地块并组织作好秸秆远田,秋季表土处理作业,召开保护性耕作秋季作业现场会,开展监测工作,作好效益分析,进行阶段总结。五、项目组织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新民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保护性耕作项目领导小组作为决策机构,农村经济局主要负责项目的全面规划,及时决策项目内的各项工程实施,并

6、负责指导,检查和验收工作。组长:苗初印(副市长)副组长:郑伟郑恩祥组员:刘振权喻润海6项目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办、工程实施组、财务组负责完成项目实施过程中具体工作任务。综合办:周波李彪工程办:周文和梁小东牛艳玲财务组:喻润海聂静(2)严格项目资金管理项目实行合同管理制度,县与乡签定项目协议书,乡与农户签订项目协议书,保证完成作业量,建立资金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专款专用,并自觉接受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确保发挥投资效益。(3)加强宣传培训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活动,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机具操作规程的技术骨干

7、和机手,为农民提供标准化的规范作业服务。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大力宣传保护性耕作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群众对保护性耕作的认知度,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保护性耕作氛围,加快保护性耕作的推广普及。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打算(一)存在的问题61、产量问题。保护性耕作如果不能增产会直接影响农民的需求。解决农民的需求问题,关键在增产增收。现在的保护性耕作在增产方面还有些表现不足,其中有客观原因,也有技术培训不到位、不完善的地方。因此,要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与其他农业增产的技术推广有机结

8、合起来,丰富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容,强化农机农艺结合共同推进,实现倍增效应。2、长效机制问题。解决长效机制的核心是增强服务能力的供给问题。大力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购买保护性耕作机具,鼓励服务组织参与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工作,形成社会化服务市场运作、合作化经营、规模化推进睥良性循环机制。3、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