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文献综述.doc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文献综述.doc

ID:53463692

大小:7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4-04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1页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2页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3页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4页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文献综述.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设计-文献综述.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11电子(1116405019)兰冰建(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1.课题背景牛活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牛活水平质量,而在这个快速发展、人们也越來越注重养牛的吋代,温度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温度的高低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温度的舒适程度也决定了人们的健康程度。室外温度我们无法控制,但是室内温度我们可以使用设备检测并控制。一般來说,室内温度保持在18°C〜27°C最为舒适,而要使温度一直保持在这个温度范围之内,就需要使用到一些监测温度的仪器和设备。近來年,科技快速发展,温度检测仪器行业的发展也越來越快,并且也越

2、來越智能化。在未来,智能化必将代替传统的人工操作,到那吋,温度的监测与控制也将不在是人们所扒心的问题。智能温度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的结合是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有了这些智能化设备之后,人们的牛活水平也将越來越好。2.研究目的与现状2.1.研究目的和意义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而牛活环境也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的重视。温度与人们的牛活息息相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必然的。对于人类来说,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室内保持一种舒适的温度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相关数据表明最适宜居住的室内温度范围大约在18°C〜27°

3、CZ间。为了保证人们的牛活健康,本文设计了一种以单片机为微控制器的室内温度报警装置,通过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温度信息,实现检测、显示和监控的功能,并通过语音芯片完成报警功能。2.2.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温度计是现代工业及口常牛活屮常用到的一利测量仪器,最早使用的温度计大都是采用水银制成,测温缓慢,现代多采用温度检测元件结合单片机技术设计。传统的温度检测以热每攵屯阻为温度敏感元件,热每攵电阻虽然成本低但转换成的电信号是模拟量,与单片机通讯吋需要A/D转换,不但系统结构复杂,而且所接信号处理电路又会带來引线及零点漂移等问题

4、。热敏电阻本身的可靠性相对较差,测温的准确度低,检测系统的精度差。现代的温度检测多釆用数字温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适用恶劣环境下进行现场温度测量等优丿乩本系统由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进行温度采集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通过软件编程控制并显示出所测量的温度值。2.2.1研究现状温度向来是各个部门最为普遍的测量项它在各个方面的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各个国家在温度测量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并且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前苏联的压电石英频率温度计,当温度范围在-40°C〜230°C之间时,温度、频率线性特性都特别好;

5、美国标准局研制的25欧标准钳电阻温度计,电桥分辨能力可达0.00002°C;除此之外,日本的石英温度频率转换器,最大分辨率为0.0001°C,测温范围在-80°C〜200°C之间;而我国在温度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我国研发的石英温度传感器,允许误差范围只有0.05°C,而它的分辨率可达0.0001°C,;还有一个就是我国航天工业总公司702所研制的5901(STP-1000)型粘贴式测温片,其静态测温精度为0.5%,而它的快速响应吋间却小于0.013s。当智能化-步一步走进我们的世界,人们对温度测量仪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智能温度测

6、试仪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吋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都加快了温度测试仪发展的进程,在当前的市场上,我们可以找到各种温度测试仪,并且都能满足一般需求。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智能传感器,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测试技术共同发展的结果。进入21世纪以來,温度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也变得多样化,正从模拟化、集成化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尽管国外在智能传感器上的研究较国内领先一步,但是随着我国不断的发展,在智能传感器上的研究也达到了先进水平。在未来的发展屮,智能处理与控制和工、农

7、业及牛活的相结合是必然的,人工操作也必将被智能操作取代。2.2.2存在的主要问题国内温度传感器领域虽然已有一支几十年屮发展起来的技术队伍,能够提供不少高质量产站,但由于应用领域窄,产甜种类产量少、牛产周期长、成本高、难以形成大批量牛产能力,向民用转移慢,和国外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1•材料方面包括金属、非金属、化工、陶瓷、半导体等,国内冶金、化工现有条件往往难以提供各类用量小、质量高、规格要求特殊的基础材料,即使能提供与国外近似的牌号,但质量上也只能保证一般工业用。国外在对材料要求较高吋可采用双真空冶炼及定向处理,消除杂质,由

8、专门的机构完成,使产甜的长期稳定性得以保证,如果出现问题,也容易将材料问题和工艺问题区别开来。而我国在材料方面的研究尚有欠缺,同样问题国内一般不能较好地解决,材料只能有什么用什么,或勉强代用。2.工艺方面包括基础工艺及特殊工艺两方面。我国工业还不能完全解决诸如等离子、激光、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