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矿压分析

综采工作面矿压分析

ID:5354596

大小:293.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8

综采工作面矿压分析_第1页
综采工作面矿压分析_第2页
综采工作面矿压分析_第3页
综采工作面矿压分析_第4页
综采工作面矿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采工作面矿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7期2010年7月山西焦煤科技ShanxiCokingCoalScience&TechnologyNO.7Jul.2010·技术经验·综采工作面矿压分析唐金柱①(新疆焦煤集团艾维尔沟焦煤公司1930煤矿)摘要新疆焦煤集团主焦煤公司24122综采工作面属于坚硬顶板软煤软底倾斜中厚煤层开采的工作面。工作面平均倾角为33。,煤层厚度为2.0m,煤硬度系数为.厂=3,且煤层赋存夹矸及煤包石。因顶板为坚硬顶板,虽经过深孔爆破处理,但矿山压力显现,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结合工作面实际情况,分析了综采工作面的矿山压力并提出防治措施。关键词综采工作面;矿压;规律;存在问题;

2、分析;措施;应用中图分类号:TD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0652(2010)07--0015—04新疆焦煤集团主焦煤公司24122综采工作面属于坚硬顶板软煤软底倾斜中厚煤层开采的工作面。工作面平均倾角为33。,煤层厚度为2.0m,煤硬度系数为,=3,且煤层赋存夹矸及煤包石。因顶板为坚硬顶板,虽经过深孔爆破处理,但矿山压力显现,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1工作面概况24122综采工作面位于1930平硐三采区运输石门以西,2130平硐延深一采区运输石门以东,走向长度2200m,平均倾斜长度108121。工作面设计停采线在集中运输上山以东40ITI处,在此范围

3、内煤层较稳定,走向偏东10。,平均倾角33。,煤岩为单斜构造,煤层平均厚度2.0ITI,煤比重135t/m3,煤岩柱状图见图1。厚度时代分组主状图名称岩性描述(mj中砂岩、灰白色,以石㈣8.5老顶英为主,层理不明现。8.4老顶粗砂岩、灰白色,以石英侏八为主,坚硬。裂隙发育。罗道I

4、lJ

5、洲㈣O.28赢接顶砂砾岩硅质胶结,t壁硬湾块状流网好,分选性差。纪组2煤IIIIIitlltlllllllJl0.35直接底灰质泥薄层状。粉砂岩、致密块状、㈤2.11老底下部粗砂岩层理清晰。图1煤岩柱状图三采区运输石门以西240m处有4条落差1.2~1.5in左右断层,相隔10~20

6、ITI,对回采有一定的影响。48煤层下部为58煤层,垂距40m;上部为38煤层。地表均为荒山,除艾维尔沟河南岸有一哈萨克族民居外,无其它地表建筑或设施。艾维尔沟河在其北边地表流过,工作面回风巷有长度200m的一段从河床下穿过,该回风巷标高+2010m,该段河底标高为+2070m,本巷道涌水主要来自顶板裂隙水和河床渗水,预计涌水量120m3/h。工作面采用超前预爆破,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上、下端头以“四对八梁”配合单体柱支护,梁采用箱型顶梁长3.6m,一梁三柱式支护,间距0.3m,排距0.6ITl,柱距1ITl。梁下支柱采用QDZ一2200轻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7、相邻两柱之间用d6mm钢丝绳联锁防倒柱伤人。工作面使用70架ZZ4000/16/26型液压支撑掩护式支架支护顶板,其主要技术特征为:高度1.6~2.6m,宽度1.43~1.60m,初撑力3517kN,工作阻力4000kN,支护强度0.66~o.68MPa,对地板平均比压1.47~1.52MPa,中心距1500mm,泵站供液压力28MPa;立柱(4个):缸径/柱径d200/d185mm,行程996mm,初撑力897kN,工作阻力1000kN。超前支护在上下顺槽超前工作面20m范围内使用单体柱配合绞接梁进行超前支护,距工作面煤壁10m范围内打双排柱,10~20m范围内打

8、单排柱,靠上帮的一排打20m,靠下帮的一排打10m;超前①作者简介:唐金柱男1965年出生2002年毕业于西安矿业学院助理工程师乌鲁木齐830025万方数据·16·山西焦煤科技2010年第7期支护柱距1.2m,绞接梁上部用厚度不小于100mm的半圆木接顶,超前支护立柱迎山角6。;局部超高地段可用3.5m单体柱或木柱支护。工作面安设了64、258、458、658等4个测点,采用ZDYJ—IIB型综采压力记录仪连续记录工作阻力。2工作面来压规律1)工作面来压规律见表1。由于直接顶较薄。在移架过程中已破碎冒落,故表1为老顶来压规律。2)工作面各测点的工作阻力、初撑力、末阻

9、力见表2。裹1工作面来压规律来压峰值来压次序来压步距/m增载系数/kN初3511931.47910361.3415.69731.424.610361.71四13.210051.32五129731.3l/、12.810361.42初次来压平均步距14.5表2工作面各测点工作阻力、初撑力、末阻力工作阻力/kN初撵力/kN末阻力/kN测点最大最小平均比例/%最大最小平均比例/%最大最小平均比例/%前柱28890646.864.7910.6188.4683.3769lO.6188.463163.16#后柱910.60546.454.6910.6188.4637.67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