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地理科学导论+中国地理)历年考研真题答案2013最新整理版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地理科学导论+中国地理)历年考研真题答案2013最新整理版

ID:5354793

大小:339.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08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地理科学导论+中国地理)历年考研真题答案2013最新整理版_第1页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地理科学导论+中国地理)历年考研真题答案2013最新整理版_第2页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地理科学导论+中国地理)历年考研真题答案2013最新整理版_第3页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地理科学导论+中国地理)历年考研真题答案2013最新整理版_第4页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地理科学导论+中国地理)历年考研真题答案2013最新整理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地理科学导论+中国地理)历年考研真题答案2013最新整理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初试真题《地理科学导论》答案详解1、结合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方塞插入圆孔”之说,谈谈你对地理学追求一般规律和法则的认识。(20分)解析:教材相关内容,在P292,在哈特向区域思想中提到“方塞插入圆孔”之说。本题难度较大。要想回答完整,首先需要对哈特向思想有所了解,其次还要对计量地理学、理论地理学的发展及影响熟悉。回答本题,首先要阐述一下哈特向“方塞插入圆孔”要表达的意义,即地理学不能追求一般规律和法则。然后要对此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论证。个人认为此观点有道理,可以从地理学的特性即区域性和计量地理学、理论地理学的实践来证明。1)“方

2、塞插入圆孔”观点哈特向,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的地理学家,被认为是地理学奠基人观点的权威论述。他继承李特尔、赫特纳传统地理学的思想,认为地理学的目的就在于研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和人类圈所构成的地表区域特征。所以,他认为要时刻注意地理学的性质和经长期实践证实了的地理学必要特性,地理学不能追求一般规律和法则,因为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地表的区域特征,而这种区域特征是随空间和地理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没有像其他学科一样,所谓的一般规律和法则。如果还是一味的探寻该统一法则,就是方塞插入圆孔一样,会导致事业的失败。2)证明实例。a、地理学的区域性特点地理科学具有

3、两大特性,就是区域性和综合性。区域性是指,地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如果没有区域间差异刺激和吸引人们去探索自己生活域内和域外的未知世界,那么地理学就不会有今天的发展了。这方面代表人物是哈特向、赫斯纳。我国地理学家林超也指出:“区域概念是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的核心。换句话说,承认地理特征的差异、研究地理特征的差异是地理学最核心的部分。b、理论革命、计量地理学的实践理论革命、计量革命是西方地理学的一次地理学研究方法的革新。在此项运动中,从方法论上都抛弃哈特向的“例外主义”思想体系。地理学家把数学统计方法应

4、用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其他学科的定律、规律也用来研究人文地理问题。计量革命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接受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统一方法论,追求地理科学法则、规律的普遍性原则。但后来的实践证明,由于把计量手段、空间研究过分绝对化、简单化,忽视地理学环境侧面的研究,在经历过热潮之后,真正做出有影响的研究业绩很少。更没有提出一些普遍适用的规律和原则。所以,理论革命、计量革命的实例,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地理学不能追求一般规律和发展,否则还是会“方塞插入圆孔”一样遭到失败。2、结合区域发展的梯度推移理论,分析一: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二:

5、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如何防止移入地承接落后产业和高污染产业?(25分)解析:教材相关内容,在P168,区域发展理论中有专门论述梯度推移理论。本题难度为高,除了要掌握梯度推移理论的内容外,还要结合实际进行论述。回答本题,可分三个步骤,一是解释概念,即梯度推移理论的内涵;二是论述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是提出防止承接落后产业和高污染产业的方法。1)梯度推移理论梯度转移理论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跳跃发展并反梯度推移求得发展。因为无论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是在一国范

6、围内,经济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就形成了一种经济技术梯度差。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主要体现两种形式:一是技术梯度推移,即从先进技术—中间技术—传统技术。首先要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技术,先行一步。然后,逐步向处于二级、三级梯度的区域推进。与此同时,处于二、三级梯度的区域可先采用“中间技术”甚至“传统技术”,再逐步过渡到先进技术。二是产业结构升级,即沿技术知识密集----资本密集---劳动力密集的方向推移。2)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a、必要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迅猛发展,得益于充分利用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主动承接了亚洲四小龙及发达

7、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我国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促进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还可以使中西部自身发展融入到东部发达地区及世界经济体系中,促进中西部地区提高产业水平、更新产业机构,更好发挥资源与劳动力优势,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b、可行性中西部地区有广阔的市场、充足、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优惠的招商政策。3)防止承接落后产业的方法a、要严把产业准入门槛。产业承接必须符合区域生态功能定位。b、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加强执法监督。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和高耗能、高排放等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转入,避免低水平简单复制。c、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

8、价制度,对承接项目的备案或核准严格执行有关环境标准。加强承接产业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