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的课程组织模式研究.doc

MOOC的课程组织模式研究.doc

ID:53558036

大小:7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4-04

MOOC的课程组织模式研究.doc_第1页
MOOC的课程组织模式研究.doc_第2页
MOOC的课程组织模式研究.doc_第3页
MOOC的课程组织模式研究.doc_第4页
MOOC的课程组织模式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MOOC的课程组织模式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MOOC的课程组织模式研究摘要: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的岀现和发展,不但为学习者提供了新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模式,也从多方面对当今高等教育产生重要影响。从MOOC衍生出的cMOOC和xMOOC两个角度出发,以二者课程组织模式为对象,从课程理论、目标、操作方法到评价机制进行分析,并总结二者存在的不足之处,为MOOC的发展及与传统课堂的结合提出建议。关键词:MOOC;cMOOC;xMOOC;课程组织模式一、MOOC的现状与分类1.MOOC的现状MOOC(MassiveOnlineOpenCourse)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由加拿大的戴夫?科米尔(DaveCormi

2、er)和布赖恩?亚历山大(BryanAlexander)于2008年首先提岀。2011年斯坦福大学教授特龙(Thrun)和诺维格(Norvig)开设的《人工智能导论》课程在互联网上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的约16万名学生注册,并有2.3万人完成了此课程oMOOC由此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对现行的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将优质教育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不仅提供免费的优质教育资源,还提供完整的学习体验,展示了其与现行高等教育体制结合的种种可能。它的岀现被誉为教育史上的“一场海啸”“一次教育风暴”“500年来高等教育领域最为深刻的技术

3、变革”。2.MOOC的分类随着MOOC的不断发展,基于不同的学习理论,MOOC也演化出了不同的类型:基于关联主义(Connectivism)的cMOOC和基于行为主义(Behaviorism)的xMOOC。(1)cMOOCcMOOC建立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以知识连接,学习者通过参与同一话题的讨论、交流建立新的知识点,在活动探索中对知识进行个性化建构,形成新的知识网络体系。在开放共享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使用多样化的工具,并借助多种课程平台,达成学习目标。在这种课程模式中教师提供的资源成为知识探究的出发点,学习者产生的内容成为学习和

4、互动的中心。关联主义MOOC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①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互助式学习。②学习内容围绕课程主题,课程内容非结构化。③课程由各领域专家负责指导。④学习者具有高度的自主性。⑤学习的自发性。(1)xMOOC与cMOOC不同,xMOOC更接近于现实中的高等教育授课方式,继承了传统教学过程和理念。首先xMOOC的课程会在课程平台上发布开课时间,学习者可以提前在网站上了解课程介绍、课程安排并进行注册。课程开始后教师会发布授课视频、资料及作业,MOOC的视频区别于一般的视频公开课或国内的精品课程,时长较短,主要为了更好地保证学习效果,避免长时间单向输出,学习者

5、不能保持足够的注意力。除此之外,在视频讲授中间穿插小测试,以巩固学习者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课后教师会布置作业,学生须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并提交。课程结束后安排有期末考试,学习者需按规定参加考试,成绩合格即授予结业证书,并且有些课程网站提供的课程可以直接获得学分oxMOOC的典型代表有Coursera>Udacity和edX。xMOOC的特征体现为:①学习内容调理,课程结构完整。②教师主导式学习路径。③学习过程及时反馈。④授课团队投入大量精力。二、cMOOC与xMOOC的课程组织模式泰勒给出的课程组织的定义是“课程组织是(学习经验选择后)把学习经验组织成单元、学程和教学

6、计划的程序。”课程的组织模式依赖于知识结构的表达方式,cMOOC主要由学生的学习经验组织课程,而xMOOC大多围绕学科知识来组织。两者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课程组织模式。l.cMOOC的兴趣中心模式cMOOC的兴趣中心模式的主要课程理论是,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论。关联主义MOOC以学习者围绕主题共享和创造知识为教学目标,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分布式认知能力为目的。cMOOC是学习者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对学习设计者、教学引导者、学习者和学习资源的有机整合。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关注不同背景学习者之间的思想联系和变化,引发知识的迁移、创造,促使学习过程产生对知识的批判整合和个性

7、化建构,使之学会对解决不同问题的迁移运用,真正发生“深度学习”。在cMOOC课程中,教师被赋予了重要使命,设计学习主题,引导学生交流探讨,依据课堂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资料基础上展开知识探究,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与传统主导者的角色有很大不同,主要是课程的引导者和协调者,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程。学习者在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同时,借助多种社交媒体,如,Facebook、Twitter>Wiki、微博和邮件等,与教师、专家和学习伙伴进行实时交流讨论,开展合作学习,并共享学习资料和学习成果。基于共同兴趣和主题,课程参与者的知识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充分释放,使

8、学习者之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