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稻鸭共育发展有机稻米技术研究.doc

利用稻鸭共育发展有机稻米技术研究.doc

ID:53561246

大小:6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4-04

利用稻鸭共育发展有机稻米技术研究.doc_第1页
利用稻鸭共育发展有机稻米技术研究.doc_第2页
利用稻鸭共育发展有机稻米技术研究.doc_第3页
利用稻鸭共育发展有机稻米技术研究.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利用稻鸭共育发展有机稻米技术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利用稻鸭共育发展有机稻米技术研究1=1(1、黄际来长兴县泗安镇农技站3131132、罗吉初长兴县泗安镇农技站313113)稻鸭共育是以水田为基础、种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冃标的大山皈、小群体、少饲喂的稻鸭共育生态种养结合新模式。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为提高农产品的档次,我镇2004年开始引进无公害稻鸭共育技术,2006年开始通过稻鸭共育技术,配合杀虫灯,积极发展有机稻米生产。通过一年来的试验示范,有机大米生产获得了成功。材料与方法供试材料鸭子为绍

2、兴麻鸭、水稻种子为中浙优1号,1・培育水稻壮秧和鸭子健雏。1.1因地制宜选择株高中上,株型集散适中,茎粗叶挺,分麋力较强,抗逆性好的优质新品种作为稻鸭共育的水稻品种。1.2稀播增育带藥壮秧,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适期稀播,亩播种量杂交稻为7.5公斤左右,常规稻40公斤。直播稻本田亩用种量杂交稻1.25公斤,常规稻3.5公斤.1.3选好鸭子品种。选用适于稻间放养的绍兴麻鸭、半番鸭等小屮型个体的品种,放养稻间穿行活动灵活,食量较小,成本较低,露宿抗逆性强,适应性较强,成活率高,成年鸭每只重约1・25~1・6公斤。2.稻鸭共育阶段科学管理。2.1选好种、苗,明确移栽、放养适

3、期。栽培方式采用移栽或点直播,5月25日前后播种(点播),6月20日前后移栽。根据水稻生长进度,计划于6月上旬购鸭,进行室内保温饲养和防疫注射,6月5FI左右将鸭子放入周边水塘进行适应性训练,6月底放鸭到大田,9月中旬水稻抽穗后鸭子上市。2.2种植、放养密度。单季稻行株距为6X6(寸),每块大田至少留好3条30厘米左右的丰产沟,以利鸭子在田间穿行。鸭子放养密度为10-12只/亩。2.3做好防护设施。为防止鼠、猫、狗等外敌侵害鸭子,在鸭子放入大田前,用塑料尼龙网沿田膛围隔区块,区块面积在10-12由左右,网高60-70厘米。同时每一区块搭好雨蓬,供鸭子休息、避雨、集中

4、取食。2.4肥水运筹。在肥料运筹上根据稻山养鸭的特点,采取施足基肥、适施分篥肥、中后期看苗追肥的原则,充分利用鸭子的排泄物,提高稻田养分利用率。由于鸭子属水禽,在稻间觅食活动期间,田面要有浅水层,使鸭脚能踩到表土的水层,以利于鸭脚踩泥搅混田水,起到中耕松土,促进根、藥生长发育的作用。可采取分片搁山的办法,解决搁田期间鸭在山内饮水和觅食需要,或者把鸭赶到田边的河、塘内过渡。2.5病虫草害防治。共育期间稻间害虫主耍*鸭捕食为主,一般不用药剂防治,如危害严重辅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予以防治;如在放鸭前用敌敌畏(100克/亩)控制稻蓟马危害稻苗;如果有螟虫和纵卷叶螟为害

5、严重,可用锐劲特等无公害允许使用的农药喷防,在喷农药治虫前,将鸭赶到别一方暂不治虫的稻田。杂草*鸭啄食和踩踏为主,一般不施用除草剂。2.6及时补充绿萍和适量添饲。鸭放养初期,早晚喂些啤米(麦)或小鸡鸭专用饲料;放养15天之后,由于田间虫、草、萍等食料丰富,一般情况下不补充饲料,以提高鸭子的“役禽”功效,促进水稻生育;屮后期针对稻间草、虫等活食的减少,而鸭子长大食量需求增加的实际情况,除抛撒绿萍以外,在傍晚给鸭子添喂稻谷等饲料,用量一般随着鸭子的增大,补饲量要逐步加大,稻谷每只鸭从50-75克左右,以确保鸭子长架子对营养的耍求,为提高鸭的商品性打好基础。3.捕鸭后水稻

6、管理和鸭子收捕。3.1及时排水搁山。鸭赶岀稻山后,立即清沟、排水,并经常采取湿润灌溉方法,以增强稻根活力,防止稻体发牛:倒伏。如病虫危害,在稻谷安全间隔期内,喷一次无公害允许的农药。3.2及时捕鸭。水稻齐穗而且灌浆下时,鸭群就会食品店稻穗上的饱满谷粒,要及时把长足个体的鸭子从稻间赶出来,并组织销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