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1.ppt

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1.ppt

ID:53565025

大小:76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4-20

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1.ppt_第1页
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1.ppt_第2页
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1.ppt_第3页
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1.ppt_第4页
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4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3课《张衡传》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张衡传传记:除了介绍人物姓名、籍贯之外,还必须选择人物一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叙述他的事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由于传记不同于史料,所以人物必须“活跃”,具有可感性。传记的基本特点就是翔实而典型的文字记录和朴实而形象的文学色彩。(PPT2)传记的种类有自传、人物小传、评传、别传、外传等。范晔(398-445)南朝宋顺阳(在今河南浙川东)人,历史学家。范晔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后汉的历史著作编写成的《后汉书》,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细记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我国的文学、史学产生

2、了很大影响。作者介绍:善属(zhǔ)文连辟(bì)公府邓骘(zhì)璇(xuán)机算罔(wǎng)论傍(páng)行河间相(xiàng)乞骸(hái)骨实词:属:连缀。贯:贯通,通晓。辟:召。奇: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奇”。就:就任,就职。虚词: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于是,就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才句式: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介词结构后置句)实词:雅:素常。征:征召。再:两次。迁:迁升。发:拨动。制:形制,构造。方:方向。虚词: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介词,用句式: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词结构后置句)②验之以事,合契若

3、神(介词结构后置句)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④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省略句)实词:疾:痛恨。目:使眼色。不轨:不遵守制度法令。下车:官吏初到任。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虚词: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成为)又多豪右,共为不轨(动词,做)句式: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介词结构后置句)文中通过哪两件事表现了张衡的政治才干?一是说明《思玄赋》的由来,政事渐损,遂上疏陈事,讽议左右,但阉竖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这表现了张衡忧国忧民、小心谨慎的形象。二是记述张衡出任河间相时与奸党斗争一事。治威严,整法度,表现其治理严厉,阴知奸党名

4、姓,一时收禽表现其政治智慧,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表现其政绩卓然。本文写了张衡的品德、文学才能、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四个方面的内容,它们之间有何联系?这对我们有何启示?首先,“才高于世”方能“举孝廉”“连辟公府”,“作《二京赋》”方能“邓骘奇其才,累召”,“善机巧”,“善术学”方能“拜郎中”,“迁为太史令”方能“作浑天仪”“造候风地动仪”,其特长与官职互为因果。另外,其科学发明、理论著作也与其“无矫尚之情”“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的性情密不可分,这种性情利于潜心科研。又如,“才高于世”方能“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著《灵宪》《算罔论》”方能将从政的感触“宣寄”而作《思玄赋》。古

5、代有关官职变迁的词语行:去应荐。辟:征召。就:就任,就职。召:征召。应:应职,接受官职。拜:用一定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迁:迁升。(8)转:调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9)徙:调动官职。(“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10)出:离开朝廷。(“出为河间相”)(11)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下国伊始”、“衡下车”)(12)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视事三年”)(13)除:拜官。除去旧职任新职。(“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14)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老了请求辞职。(“上书乞骸骨”)(15)举:推荐。(被)举荐任官。(“举孝廉不行”)一词多义⑴观①观太学(观摩学习)②大王见臣列

6、观(殿堂)③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教的庙宇)⑤启窗而观(看)⑵征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②咸怪其无征(应验)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④岁征民间(征收)3乃①十年乃成(才)②遂乃研核阴阳(就)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4制①其牙机巧制(形制,构造)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