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疫病与灰斑病防治技术-论文.pdf

大豆疫病与灰斑病防治技术-论文.pdf

ID:53566748

大小:82.2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18

大豆疫病与灰斑病防治技术-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大豆疫病与灰斑病防治技术-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豆疫病与灰斑病防治技术毛永波大豆疫病与灰斑病危害症状,针对影响两种病害的发可浸染并在根或茎组织内形成卵孢子,但在抗病品种上,大病因素,提出防治方法。豆疫霉侵染24小时便停止扩展,且形成的卵孢子较少。一3、防治措施、大豆疫病1、危害症状3.1化学防治大豆疫病为毁灭性病害,一般发病田块减产30%一用瑞多霉作种子处理时可有效抑制苗期猝倒。瑞多霉50%,高感品种损失达50%一70%。严重地块绝产。大豆疫是内吸性杀真菌剂,主要集中在地上部分,保护根系的能力霉可侵染任何生育阶段的大豆寄主,包括幼苗出土前的烂较弱。此外,瑞多霉还可用做土壤处理,尤其是和耐病品种种

2、,烂苗和出土后的幼苗,造成猝死、缺苗、断垄,在成熟前结合应用时效果较好。的侵染,造成植株矮化,甚至枯萎死亡。大豆种子萌发产生3-2综合防治根及下胚轴时即可被大豆疫霉侵染,受侵染的根及下胚轴如耐病品种和化学防治相结合、耐病品种和耕作措施呈棕褐色。出土后至二叶期,主根受侵染时也呈棕褐色。三相结合,生物防治和抗病、耐病品种相结合等。叶期到成熟前,在感病品种上,光是下部叶片黄化并向上部二、大豆灰斑病叶片扩展,茎基有棕褐色条纹状病斑,然后整株枯萎死亡,1、影响因素但植株不倒伏,叶片不脱落,内部病状为木质部和锥管束变1.I气候条件:大豆灰斑病属真菌性病害,病菌生

3、长最色,在耐病和抗病品种上,病状常仅限于侧根腐烂,有时茎适温度为25~28%,在北方,一般6月上中旬发病,7月下旬部有狭长的棕色、凹陷条斑,植株不死亡,仅矮化和轻度失温度偏高,湿度偏大、多雨的年份,此病发病重,8、9月多雨绿,但仍可造成产量损失,有时可达40%。大豆疫霉一般不的年份,种子带病率高。苗期遇低温多雨,土壤潮湿,地温侵染大豆叶片,但因大风暴雨病原飞溅至幼嫩叶片上时,可低,幼苗出土困难,发病重。大豆开花结荚后如遇多雨天气,侵染叶片,造成叶片黄化枯萎;湿度大量,病害可向叶柄和相对湿度大,病害会很快流行。茎部扩展。大豆疫霉是典型的土壤真菌,只能以

4、抗逆性很强1.2品种:品种抗病性明显影响病害在田间的流行,高的卵孢子在土壤中和土壤中的寄生残体内越冬并长期生感品种发病早、蔓延快、病斑多、形成的孢子量大;抗病品种存,其菌丝、孢子囊、游动孢子、休止孢等无性繁殖器官则不则发病晚、病斑少、孢子量小。能在土壤中长期生存。1.3其他因素:大豆种子带菌率高,病株残体未清理彻当春季温度和湿度适宜时,卵孢子即打破休眠萌发,产底以及大豆连作等使田间菌量大,发病也较重;低温高湿地生孢子囊。孢子囊在田间释放出大量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随发病率常常高于岗地。流水在田间作较远距离的传播,成为初次侵染源。游动孢子2、危害症状受寄主

5、根系分泌物的吸引,朝根系游动并在根组织上休止、大豆灰斑病又称蛙眼病,主要为害大豆叶片,也可侵染萌发,产生压力胞穿透寄主表皮,在寄主细胞间通过吸器作幼苗、茎、荚和种子,病粒生出的幼苗子叶上出现半圆形或寄生生长,同时在受侵染根系的表面形成大量孢囊,并将游圆形褐色病斑。此病主要为害成株叶片,病斑的边缘褐色,动孢子释放到土壤中,随流水传播,成为二次浸染源。其实,中央现灰色或灰褐色蛙眼状斑,潮湿时叶背病斑中央部分由于土壤中始终存在卵孢子,只要条件合适,卵孢子即可萌密生霉层。病重时,病斑合并,叶片枯死脱落。茎斑纺锤形或发形成孢子囊和游动孢子,造成侵染发生,所以田

6、间发病椭圆形,荚斑圆形或椭圆形,籽粒病斑明显与叶斑相似,为时,并无明显的初次浸染发病和二次侵染发病的界限。圆形蛙眼状,轻病粒仅产生褐色小点。2、发病条件3、防治方法2.1温度湿度和土壤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无病种子。播种前,用60%多福合大豆疫霉只能以游动孢子直接侵染寄主发病,而游动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避免重、迎茬,合理轮作,清除孢子的释放和运动必须具有流动水,因此,土壤水分是影响病株残体,收获后及时翻耕,减少越冬菌量。在大豆花荚期,发病和严重度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用40%多菌灵胶悬剂1.5kg,hmz对水30kg/hm,用人工背负2.2寄主的抗

7、病性式喷雾器喷雾防治,7lOd后再喷1次,以控制籽粒病害。无论是抗病品种、耐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大豆疫霉均(作者单位:155802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第二管理区)1O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