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首次报道核盘菌侵染菜豆-论文.pdf

古巴首次报道核盘菌侵染菜豆-论文.pdf

ID:53568887

大小:50.32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18

古巴首次报道核盘菌侵染菜豆-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古巴首次报道核盘菌侵染菜豆-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第3期植物检疫PLANTQUARANTINE古巴首次报道核盘菌侵染菜豆菜豆(Phaseolusvulgaris)是古巴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012年1月,古巴马坦萨斯(Matanzas)、玛雅贝克(Mayabeque)、阿尔特米萨(Mayabeque)等地的菜豆多个栽培种萎蔫并死亡,发病率为21%~85%。植株感病初期,叶片萎蔫,豆荚及茎上出现水渍状病斑,随后形成白色菌丝体,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状,直径约5~6mm。从病株取样,经表面消毒、蒸馏水冲洗后转移至改良的PDA培养基,于22℃条件下培养,均长出蓬松的白色菌丝体及黑色菌核。经形态学特

2、征鉴定病原菌为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o将分离菌株接种到健康植株,并于25℃条件下保湿培养,以无菌处理为对照。7d后,接种过分离菌株的植株出现萎蔫和坏死,茎表面具有白色菌丝体及菌核,从接种发病的植株上持续分离到核盘菌,对照植株无症状,符合柯赫氏法则。核盘菌是菜豆的常见病原菌之一,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这是古巴首次报道核盘菌。(来源:http://www.ndrs.org,uk/article.php?id=000005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植物检疫研究所周贤编译)巴西首次报道甘薯长喙壳菌侵染鸡蛋果导致果腐病2011年9月,

3、巴西Tanhaqu地区的鸡蛋果(Passijqor~deulis)出现腐烂症状。从病株取样,转移至培养基并于25±2。C条件下培养。一周后,真菌孢子形成,子囊壳的顶端形成大量子囊孢子,并转移至麦芽汁琼脂培养基。lOd后,形成黑色球状子囊壳,大小为237.30×233.70gm,壳喙长423.30gm。子囊孢子呈帽子状,大小为3.98×5.26m。无性繁殖产生的分生孢子有2种,圆柱形与圆桶形,大小分别为17.80×3.93btm和7.95×6.89pm,链状。根据形态特征鉴定病原菌为长喙壳属(CeratocystisoDNA分子测序分析鉴定病原菌为甘薯

4、长喙壳(c.fimbriatao将分离菌株接种到健康的鸡蛋果上,并于25℃、相对湿度90%、光/暗条件下保湿培养,以无菌处理为对照。6d后,所有接种过的植株均出现腐烂症状,与田间自然发病症状一致,对照处理无症状。从接种发病的植株上持续分离到甘薯长喙壳病原菌。这是巴西首次报道甘薯长喙壳侵染鸡蛋果引起腐烂病。(来源:http://www.ndrs.org.uk/article.php?id=000004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植物检疫研究所周贤编译)·9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