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大豆机械化种植的分析-论文.pdf

关于绿色大豆机械化种植的分析-论文.pdf

ID:53569010

大小:92.85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4-18

关于绿色大豆机械化种植的分析-论文.pdf_第1页
资源描述:

《关于绿色大豆机械化种植的分析-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种植业·关于绿色大豆机械化种植的分析曲召军(桦川县新城镇农业技术推广站154300)摘要: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求,严格控制播种量和播种质量,确保大豆植株分布合目前我国的大豆种植面积、产量与出口量一直处于世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使大豆单株生育正常,群体发界领先位置。通过种植绿色大豆全程机械化的应用不展健康,减少落花落荚,提高大豆产量。但可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大豆的销售③实行科学深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一是按照位价格,主打绿色品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置肥效理论,实行机械分层深施肥。第一层在大豆种子关键词:大豆种植机械化流程应用以下5~7era

2、,第二层在大豆种子以下10—15era,肥量比例为1:2,上层少,下层多,保证大豆生长后期不脱肥;大豆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大二是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按照大豆需肥特性和测土结豆是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是一种其种子果,控制氮肥施用量,增加磷肥、钾肥和微肥的施用量。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我国的大豆生产具有特别是现在全市大豆田普遍缺钾,每垧大豆田,应该增悠久的历史。建国五十年来经过几代农机人的努力,我施25~30kg钾肥;三是按照大豆生长习性,向大豆全程们的大豆机械化生产从无到有已基本上实现了整地和供肥,做到农肥、化肥并举,底肥、种肥、追肥“三肥

3、”接播种的机械化,只是收获和机械化锄草还比较落后,当力,并且要科学施用叶面肥。全方位提高大豆施肥水平然由于国家综合实力的不足,整地和播种的标准和水和化肥利用率,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近年来我国国营④实施科学除草,减少大豆药害。一是采取秋喷药农场从国外进口了一些先进的大豆生产机械,但由于或者播前喷药,对土壤进行封闭灭草处理,提高药效,机具价格昂贵很难在‘地方’大面积推广使用。目前国减少药物残留;二是应该本着防重于治、宜早不宜晚的内许多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和厂家对大豆生产各环节原则,根据大豆田杂草的种类和草害严重程度,选用相机具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

4、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应的灭草剂和喷药剂量,不可盲目施药;三是采取化学由于进行综合运用研究的人比较少,因此整体应用的药剂灭草和机械除草相结合,减少用药量,进而减少药效果不很理想。根据我国地方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大物残留,来保证大豆的品质。豆生产各环节机具的综合使用,取得合理的组合匹配,⑤实行机械联合收获,提高大豆品质。一是收大为不同经营能力的用户提供配套应用方案获得最佳效豆时,把联合收割机滚筒上的纹杆,换上旧纹杆,同时益是非常重要的。适当调整滚筒与凹板之间的间隙,减少对大豆籽粒的一、绿色大豆种植流程挤压程度,降低破损率;二是严格掌握大豆机械收获时①加强机械中耕深松,

5、提高蓄水保肥能力。一是机,过早、过晚都不行。应该在大豆植株落n~-8o%、豆荚要根据墒情选择好作业时间,及时进行中耕深松。如变黄,就开始机械分段收获;在大豆进入完熟期,就开土壤底墒充足,可在铲趟前进行中耕深松;如春旱,始机械联合收获,尽量减少田问损失和破损率;三是对可在铲二遍地时进行中耕深松,防止跑墒;二是采联合收割机的整个脱粒装置进行改装。学习国营农场用窄深松铲,进行中耕深松,防止伤根;三是要保证的经验,把纹杆滚筒式的脱粒装置换成轴流式脱粒装中耕深松的作业质量,其深度要达到垄沟表面以下置,彻底解决大豆机械收获破损率高的问题,增加单位20—25cm,宽度在10—15em

6、。通过加深垄沟的耕层,打面积产出率,进而使大豆提质增效,并提高市场竞争破犁底层,提高土壤渗水蓄水能力,防止雨水径流,接力。四是对联合收割机的脱粒部件进行改装,给滚筒装纳雨水,保水保肥,供大豆生长使用,使大豆从开花到上橡胶纹杆。把刚性脱粒装置变成柔性脱粒装置,可以鼓粒期间,能得到充足的水分,进而提高大豆的质量有效地降低大豆破损率。和产量。二、结论②推广机械精密播种,实现大豆合理密植。一是在通过该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机大豆播种之前,要认真检查和调整大豆播种机排种部械化技术装备水平,不但丰富了我国特色种植业和绿件的间隙,要根据大豆种子的籽粒大小,更换相应的播色种

7、植工程的实现,还对于发展农机大国、农业大国、盘,尽量减少排种部件的“磕籽”现象。必须把大豆播种以及推动绿色种植业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同时增破碎率,控制在2%以内;二是在保证大豆种子纯净度加了种植户的收人,也使我国农业的壮大、经济的发展和发芽率的基础上,按大豆品种和播种方法的技术要都迅速登上一个崭新的台阶做出了贡献。·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