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地区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pdf

淮北地区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pdf

ID:53569688

大小:202.1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8

淮北地区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pdf_第1页
淮北地区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淮北地区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论文.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7期淮北地区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李学英(安徽省界首市西城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界首236500)摘要总结了淮北地区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适期早播与合理密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该地区夏大豆栽培提供技术参考。关键词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淮北地区中图分类号$565.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2)07—0076—021选地整地芽苗进行带土移栽。选择阴雨天或16:00后进行,栽后要立同一块地种植的作物与前2茬都不相同叫正茬种植。即浇水,以提高成活率。

2、在苗全、苗齐的基础上,人工间定同一块地种植的作物与前茬的前茬相同,即隔一茬种,叫迎苗,株距11~13cm,力争苗匀。播种后出苗前及时进行1次茬种植。同一块地种植的作物与前茬相同,即连种,叫重茬土壤化学封闭除草,可用50%乙草胺750—1125mL/hm2或种植。大豆重茬减产30%,迎茬减产10%左右,因此最好采75%的封净450~750mL/hm,对水450kg喷雾。出苗后封垄取正茬种植,大豆忌重茬种植,最好与禾谷类作物轮作【Ij。中前,可用15%盖草能300~450mL/hm或25%精禾草克375~性壤土和富含有机质的地块最适合种大豆,同时还要求地450mldhm2加2

3、5%的虎威750~1050mL/hm混合充分对水块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不重茬、不易受环境影响和损450kg喷雾。封垄后可人工拔除杂草。中耕能破除土壤板结,害【2_j1。一般大豆可作为小麦、油菜等的后茬作物.每3-4年蓄水保墒,按“浅一深一浅”的标准,中耕2~3次。最后一次轮作1次。播前精细整地。前茬为小麦地块,麦收后及时旋中耕可结合培土以防倒伏。对于密度偏大、花荚期旺长的田耕灭茬,平整耙碎,旋耕深度20cm左右。麦收后若土壤墒块。宜在盛花期用缩节胺300mL/hm对水300kg喷施茎叶情好,应抢墒板茬播种。防控;或用15%多效唑750g/llm对水600~750kg

4、喷施防控。2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5肥水管理选用高产、抗病、优质大豆品种,如中黄l3号、阜豆施足底肥,旋耕前施尿素75km、过磷酸钙750kg/hm2、9763、皖豆15、皖豆l6、皖豆24、皖豆28、徐豆9号、豫豆22氯化钾90~120kg/hm2,或施大豆复合肥300kg/hm~,或施氮号、中豆20号等。播前精选种子,剔除病粒、残粒、虫食粒、磷钾复合肥(15—15—15)300kg/}lm。高产田底肥可不施尿素。杂粒等。晒种时避免在阳光下曝晒而造成种皮破裂,影响出有条件的增施有机肥3O~45t,hm2。科学追肥,若苗黄苗弱,苗率。要做好发芽试验.播种前应进行药物拌种或种子

5、包应适当追施尿素。苗期至初花期施尿素30~75kg&m2,雨天衣。晒种后用钼酸铵40g溶解在1.4~2.0kg水中,用喷雾撒施。花荚期叶面喷施硼肥和钼肥,有利于保花促荚。用0.2%器喷在10妇的种子上,务求均匀,拌后阴干即可播种。如种硼砂1.5kg/hm和0.03%~0.05%钼肥750g/hm对水450~子既拌药又拌钼酸铵,应阴干后再拌药粉。600kg叶面喷施。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3.0~4.5kg/hm2对3适期早播.合理密植水450~600kg,有利于蛋白质积累,同时可防早衰。应足墒大豆早播可提高单产及蛋白质含量,迟播容易降低蛋播种。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时为足墒,

6、低于18%为缺墒。白质含量,应适期早播。适播期在6月10—15臼。夏至以后播种时缺墒严重影响全苗,在干旱情况下,有条件的应浇水播种就会显著减产。播种方法有机条播和点播。人工或机械造墒播种。及时排灌,开好排水沟,苗期遇涝及时排水;花荚精量播种,既节约种子.又无需间苗,利于大豆均匀吸收光、期、鼓粒期是大豆需水的关键时期,大豆鼓粒期遇旱蛋白质肥、水。大豆也可育苗移栽。机条播行距35~40cm.播种深度显著下降。遇旱要及时浇水,保持田间湿度,促进蛋白质的3~5cm,过深不易出苗,过浅容易跑墒。播种要均匀,不重积累。播、不漏播,覆土要严密,种子不外露。种子发芽率在95%以6病虫害防

7、治上时播种.大粒品种播量为105~120kg/hm,中粒品种为大豆主要病害有花叶病毒病(SMV)、孢囊线虫病(SCN)、75~90kg/}1m,小粒品种为60~75kg/hm。肥地宜稀、薄地宜霜霉病、炭疽病、枯萎病、根腐病、细菌斑点病等。病毒病防密,植株大、分枝多的品种宜稀,反之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治上,要早防蚜虫(苗期开始),防止和减少病毒侵染。染病早熟品种宜密『4。行距小或播幅宽时宜密,反之宜稀。一般后可选用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000高产田块,多分枝品种留苗22.5万~27.0万株/hm,播量7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