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ID:5357206

大小:296.4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08

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_第1页
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_第2页
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_第3页
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_第4页
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附件1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二次征求意见稿)一、总则(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促进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进步,制定本技术政策。(二)本技术政策为指导性文件,供各有关单位在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工作中参照采用。本技术政策所称的机动车是指我国境内所有新生产及进口的常规能源及新能源汽车、摩托车和车用发动机,以及在我国登记注册的所有在用汽车、摩托车。(三)本技术政策提出了机动车在设计、生产、使用、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内的尾气、噪声、挥发性有机物(VOCs)、持久

2、性有机污染物(POPs)、固体废物等的防治策略和方法,涉及范围包括机动车、车用油品、检测设备等。(四)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加强“车、油、路”统筹,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强化信息公开,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构建机动车环境管理体系,形成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实现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目标。—3—(五)机动车应降低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等常规污染物的排放。加强替代燃料汽车及车内环境非常规污染物排放控制。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过程应尽

3、可能避免产生新的污染物。(六)同步实施新车排放及油品质量标准,按照分区、分时、分类原则,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应提前实施。强化新车达标监管,确保生产车辆在规定的耐久性里程或期限内稳定达标。加强机动车检测与维护(I/M)制度建设,降低在用车实际排放水平。(七)机动车应向低排放、低污染的方向发展。2020年实施轻型车和重型车第六阶段排放标准,报废机动车再生利用率达到95%,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5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二、源头控制(一)新生产及进口汽车、摩托车及其发动机1.鼓励开展机动车轻量化、模块化、无(低)害化、循环利用等产品生

4、态设计,建立机动车生态设计标准和评价体系,综合考虑机动车生产、使用、回收等全生命周期内的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2.通过改善生产工艺、加装车间空气后处理系统、使用符合环境标志产品标准的水性防腐涂料、胶粘剂等降低生产过程VOCs、粉尘、废液、固体废物等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加强清洁生产技术研发应用,实现绿色制造。3.加强新生产机动车排放达标监管,提高产品环保生产一致性、在用符合性水平。机动车生产及进口企业应严格执行新车排放标准,—4—不得生产、进口和销售不符合标准的车辆,确保其产品符合环境保护耐久性要求的规定,并依法向社会公开机动车的排放检验信息和污染控制技

5、术信息。将违法企业信息纳入企业征信系统。4.建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磁辐射等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加强新能源汽车环境管理。5.建立健全机动车环境保护召回制度。对于设计、生产缺陷或者不符合环境保护耐久性要求等原因导致的机动车排放大气污染物超标,应由机动车生产及进口企业负责召回。6.机动车生产及进口企业应在其产品使用说明书中专门列出污染控制技术信息,为机动车检测与维护提供技术支持。加强机动车排放控制关键零部件管理,建立产品信息公开制度。7.鼓励机动车生产及进口企业提前达到国家制定的排放控制目标和排放标准。利用便携式排放测试设备(PEMS)、车载诊断(OB

6、D)系统等加强新车实际行驶排放(RDE)控制。严格控制机动车颗粒物排放,控制重点应从颗粒物质量控制向颗粒物质量与数量同时控制转变。低速汽车(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执行与轻型载货车同等的节能与排放标准。8.建立涵盖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等在内的机动车温室气体管理体系。加强机动车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推进低全球变暖潜值(GWP)车用空调制冷剂的推广使用。鼓励机动车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能源清洁化、低碳化,控制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内温室气体排放。—5—9.修订机动车加速行驶噪声和定置噪

7、声限值标准,制定机动车匀速行驶噪声及汽车车内噪声限值标准。鼓励机动车噪声控制技术研发与应用。10.加快推进车载加油油气回收(ORVR)技术应用,加强汽油车和摩托车燃油蒸发排放控制。11.通过改善工艺和材料,控制车内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加强车内空气质量管理。12.积极开展使用天然气(NG)、液化石油气(LPG)、甲醇、乙醇、二甲醚、生物柴油等清洁替代燃料汽车的研发和应用,鼓励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替代燃料汽车。鼓励开发替代燃料汽车排气后处理技术。替代燃料汽车必须达到国家同期机动车排放标准要求。应根据不同燃

8、料特性制定非常规排放污染物控制标准,并纳入国家机动车环保排放达标管理体系。13.新生产柴油车应安装符合产品技术标准要求的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