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负荷厌氧氨氧化的稳定性试验研究.pdf

高负荷厌氧氨氧化的稳定性试验研究.pdf

ID:53573339

大小:281.2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19

高负荷厌氧氨氧化的稳定性试验研究.pdf_第1页
高负荷厌氧氨氧化的稳定性试验研究.pdf_第2页
高负荷厌氧氨氧化的稳定性试验研究.pdf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负荷厌氧氨氧化的稳定性试验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40卷第29期山西建筑Vo1.40No.29·158·2014年10月SHANXIARCHITECTURE0ct.2014文章编号:1009—6825(2014)29—0158-03高负荷厌氧氨氧化的稳定性试验研究雷秉亚(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1)摘要:为探讨高负荷条件下复合式UASB反应器中厌氧氨氧化反应的脱氮性能和稳定性,在已经成功启动并稳定运行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中,通过提高进水总氮浓度和缩短水力停留时间两种方式提高总氮负荷,考察脱氮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逐步提高进水总氮浓度和缩短HRT可以提高厌氧氨氧化反应的

2、总氮负荷,并获得理想的脱氮效果和运行稳定性,但过高的亚硝态氮浓度会对反应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关键词:复合式UASB反应器,厌氧氨氧化,浓度,HRT,总氮负荷中图分类号:TQ031.7文献标识码:A0引言厌氧氨氧化技术是近年来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它突破注:l一反应区.2一沉淀区,3一水箱.4一热水箱了传统硝化一反硝化生物脱氮的基本理论,为废水生物脱氮提供5一进水泵6一循环泵了一条新的途径,尤其在低碳氮比废水脱氮上表现出更加经济的7一氩气罐:8一填料;取样口;lo__水浴套管;实际效益J。与基于硝化一反硝化理论的各种生物脱氮工艺相11~

3、三相分离器l2一洗气瓶比,在低碳氮比废水的处理上厌氧氨氧化技术具有无需外加碳13一加热及温控系统源、无有机物二次污染问题、耗氧量低、运行能耗小、无需外加碱图1复合式UASB装置示意图度、污泥产量少等诸多优势.9J。但是,厌氧氨氧化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尚不成熟,特别是在反应器的快速启动和提高反应的适应性2试验结果与分析方面仍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这直接制约了该技术在实际工程2.1提高进水总氮浓度试验中的应用。本文采用具有较强生物富集功能的复合式UASB试验先采用提高进水氨氮、亚硝态氮浓度的方式提高总氮负反应器进行厌氧氨氧化反应试验,研究成功启

4、动并稳定运行后提荷。从反应器启动的第138天开始,在HRT=48h,进水氨氮/亚高总氮负荷时反应的脱氮性能及反应器运行的稳定性。硝态氮浓度比1:1.32的条件下,分别控制进水氨氮浓度为1试验材料与方法60mg/L,80mg/L,100mg/L,此后以50mg/L的浓度梯度逐级提高,每天检测反应器出水硝态氮及进、出水氨氮、亚硝态氮的浓1.1试验用水度,待出水水质稳定3d后进行下一浓度值的试验,直到出水状况试验采用以NaCO,为碳源,以NHC1和NaNO:为氮源的人恶化无法恢复时停止试验。试验共进行了2个月左右的时间,结工配水,且每升配水加

5、微量元素营养液2mL,营养液配方如表1果如图2,图3所示。所示。试验控制温度在30℃左右,取HRT=48h,进水pH=8.0,每次配水后以氩气除氧30rain左右。—一◆一进水氨氨表1微量元素配方+进水亚硝态氨箍—*_氧氨去除率营养液类别物质浓度/g·L一物质浓度/g·L一嚣—◆一出水氨氨A液ED.rA5.oo0FeSO45.O0o士出水亚硝态氮B液EDTA15.OooMnCII2·4H200.990戚—亚硝态氨去除率B液ZnSO4·7H200.430CuSO4·5H200.250B液CoD2·6H200.240NaMo04·2H200

6、.22O时间,dB液NiC12·6H200.190H3BO40.014图2提高总氮浓度过程中氨氮、亚硝态氮的去除效果1.2试验装置与方法从图2可以看出,在逐步提高进水氨氮浓度的过程中(从本试验在有机玻璃制成的复合式UASB反应器中进行,试验60mg/L开始),出水氨氮、亚硝态氮浓度也随之增高,但在氨氮浓装置如图1所示。该反应器已成功启动并稳定运行一个月左右,度小于200mg/L的前提下,经过一个波动期后氨氮、亚硝态氮去稳定运行期间进水氨氮浓度60mg/L左右,氨氮/亚硝态氮浓度除率几乎可以恢复到上一水平。而将氨氮的进水浓度从200mg/

7、L比1:1.32,亚硝态氮去除量/氨氮去除量平均比值为1.250,硝态提高到250mg/L时,氨氮、亚硝态氮去除效果显著恶化。氮生成量/氨氮去除量平均比值为0.219,氨氮平均去除率试验从第138天进行到第189天,反应器氨氮、亚硝态氮平均52.00%。进水浓度分别提高到250.705mg/L和328.986mg/L之后出水氨1.3分析方法氮、亚硝态氮去除率降低后未见明显恢复,整个试验的调试过程分析方法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国家环保中,氨氮、亚硝态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3.44%和39.47%。局编写)的规定执行。其中硝态

8、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亚硝态从图3可以看出,在逐步提高进水氨氮、亚硝态氮浓度的过氮采用N~(1一萘基)一乙二胺光度法,氨氮采用纳氏试剂分光程中,反应器的总氮容积负荷也会相应提高,六个试验阶段总氮光度法。的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