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淤泥质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处理利用的综述.pdf

关于淤泥质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处理利用的综述.pdf

ID:53574349

大小:187.6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9

关于淤泥质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处理利用的综述.pdf_第1页
关于淤泥质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处理利用的综述.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关于淤泥质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处理利用的综述.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9卷第24期山西建筑Vo1.39No.242013年8月SHANXIARCHITECTUREAug.2013·87·文章编号:1009—6825(2013)24—0087—02关于淤泥质土的工程特性及其处理利用的综述田洪圆邱敏孙秀丽(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摘要:针对湖泊、河道的淤积问题、环境问题等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探讨了河道淤泥的处理方法,并对淤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论述,指出加快淤泥资源化利用具有现实而深远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关键词:淤泥质土,工程特性,处理,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U441文献标识码:A1淤泥的工程特

2、性利用。土地面积的减少,淤泥面积的增加预示着未来淤泥处理的必要性和价值性。1)含水率。天然含水量较高,一般W在40%一9o%范围内,有时甚至可达100%,像我国沿海地区的珠江三角洲地带,淤泥含2淤泥的处理利用水量便相当高,淤泥的处理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制约沿海地区1)吹填造陆。淤泥吹填造陆可以解决港口陆域不足,满足其海岸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淤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空隙水、毛港口建设的需要。新加坡、Lt本、中国香港等地方因土地资源严细水、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重不足,迫使他们进行大面积的围海吹填造陆;我国的天津港通约70%;毛

3、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淤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过不断疏浚航道和用港池挖出的泥吹填造陆,港口面积不断扩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表面吸附水,约5%,是在淤泥颗粒表面大。但是,吹填后所形成的地基工程特性较差,必须进行固化处附着的水分,其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理,有效地提高其承载能力等力学性能。j于淤泥的固化处理成面上出现;内部结合水,约5%,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本高,所以在国内外应用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2)生产肥料。鉴于淤泥本身含有较高的有机质,淤泥的肥料等。淤泥的处理

4、一定程度上针对的是吸附水。根据《建筑地基基化利用在国内外已有多年历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技术础设计规范》控制指标的不同,对淤泥和淤泥质土分别进行定义:的不断改良,堆肥后生成的肥料有机质含量高,可以同时改良土当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孔隙比e≥1.5的粘性土为淤泥,当天然壤,但一定要消灭淤污泥中的病原菌,控制重金属含量,消除二次含水量大于液限而1.5≥e≥1.0的粘土或粉土为淤泥质土。污染。2)压缩性。淤泥质土压缩模量一般在310MPa~3)地基材料。作为地基材料,淤泥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脱水,317MPa,个别工程E低于310MPa,属于中高压缩性土,在

5、建筑经过物理脱水、机械脱水、化学固化等措施,将淤泥中的水分脱物荷重作用下容易产生较大的变形沉降。这对工程建筑极为不离,从而令其含水量降低,含水率降低则其流动性降低,一定程度利,特别是地基打造方面有严峻的挑战。上有效地增加了其承载能力,然后再经过必要的固化处理,淤泥3)强度。不排水强度,C=10kPa~20kPa;=100kPa;标可以打造地基,这同时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准贯入击数Ⅳ一般小于4击,强度较低,故其承载力较低。4)海洋倾倒。海洋是一个强大的废物接受体,对污染物有极4)透水性。淤泥质土的透水性差,极不利于地基排水固结。大的稀释能力,对倾入其

6、内的污染物质有自然稀释和扩散作用。有的工程在淤泥质土层间夹有细砂层,其渗透系数较大,对基础英国、美国和日本等一些靠近海岸的国家,曾较多采用将淤泥直渗流稳定不利。接倾倒海洋的处置方法,但长此以往,必将污染海洋资源,引起全5)有机质。淤泥中含有大量的N,P,K,Ca及有机质,其中N,球生态问题。此外,淤泥还能生产建筑材料、沼气。淤泥中含有P以有机态为主,而且淤泥中还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大量的无机质,可以作为制砖、水泥和陶粒等建筑材料的原料。此外,淤泥中还不乏含有重金属元素。可见,淤泥的合理处理可淤泥的建材资源化利用在目前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是一

7、种技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社会价值,而且处理后的淤泥可作为二重土壤术相对成熟,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的淤泥处理的有效途径。Researchoninternalparticlebrokenmechanismoflarge-scalerockdebrisflowZOUZhen’LIXiang-long(1.GuangdongKenuoPowerGeotechnicalEngineeringCo.,Ltd,Guangzhou510000,China;2.ChinaGeologicalEnvironmentMonitonngInstitute,Be0/ng100081,

8、China)Abstract:Thepaperanalyzestherockdebrisfl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