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启动与运行调控

大型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启动与运行调控

ID:5357503

大小:1.30 MB

页数:3页

时间:2017-12-08

大型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启动与运行调控_第1页
大型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启动与运行调控_第2页
大型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启动与运行调控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型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启动与运行调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型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启动与运行调控宋晓雅杨向平王东生(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44)3的卵形污泥厌氧消化设施,设计沼摘要北京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建有5座单体容积12300m气产量30000m3/d。以运行数据为基础,总结了大型厌氧消化系统的启动、运行与调控经验,分析大型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启动与运行特点。提出建议与措施,并提出系统优化的具体目标。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沼气运行调控1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简介表2污泥厌氧消化系统进、出泥泥质情况小红门污水处理厂位于北京东南部,设计污水进泥含水率进

2、泥有机分排泥含水率排泥有机分月份处理量60万m3/d,采用A2/O工艺。自2005年11/%/%/%/%月投入运行以来,其进水水量一直稳定在设计范围,197.6671.8798.1244.60297.3871.8898.0458.97出水水质稳定达标,部分作为凉水河景观用水,部分397.1572.0998.0663.97进入凉凤灌区。其污泥处理系统采用污泥中温厌氧496.6569.0997.8462.60消化工艺,主体构筑物为卵形消化池,消化池进泥为594.8865.5897.2056.11初沉污泥,其工艺

3、流程见图1。694.1557.8996.0443.91平均96.3168.0797.5555.03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池采用国际先进的卵形结构,共5座,单池容积为12300m3。消化时间20d,最大直径为25.8m,顶部集气罩直径4m,底部直径1.5m,池总高42.861m,液面高39.861m,埋地部分高8.1m。图1污泥处理工艺流程消化池进泥采用顶部连续进泥,排泥方式采用小红门污水处理厂2007~2009年的进、出水水静压底部连续排泥,搅拌方式为沼气压缩机气体搅质见表1,2009年上半年污泥系统的运

4、行参数见表2。拌和池外套管换热。从表2可见厌氧消化系统平均进泥含水率为96.31%,消化系统设计日进泥量为3000m3/d,单池进进泥中有机分含量为68.07%。3/d,设计沼气产量30000m3/d。所产泥量600m2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启动沼气除满足自身加热需求外,主要用于拖动鼓风机2.1消化池型和厌氧消化系统基本设计参数进行曝气。冬季利用沼气锅炉进行厂内供暖。表1污水处理厂2007~2009年进、出水水质2.2消化系统的启动2007年2008年2009年2.2.1启动方式项目进水出水进水出

5、水进水出水消化系统的启动先采用自来水灌满消化池达到BOD5/mg/L1858.9717910.601966.45工作液位,再利用锅炉加热至工作温度35℃,然后CODCr/mg/L37441.8937849.6042136.00投加初沉污泥进行培养。考虑到潜在的沼气爆炸危SS/mg/L24611.8722311.4024212.50险,沼气管线均提前进行氮气置换。TN/mg/L58.9018.6758.917.1061.219.30NH3—N/mg/L48.163.564.834.295座消化池采用逐个进泥的

6、培养方式,2号消化TP/mg/L6.382.076.01.605.91.30池最先启动,开始消化污泥培养。32给水排水Vol.37No.320112.2.2消化污泥培养2008年11月12日,2号消化池率先进泥,在严格控制工作温度35℃,进泥量控制在50m3/d的情况下,第2天就有沼气产生,至第10天,沼气中甲烷含量达到40%,能够燃烧,表明消化污泥培养成功。2号消化池培养过程中沼气中甲烷含量变化情况见图2。紧随2号消化池,1号和3号消化池于11图4消化系统分解单位质量有机物的沼气产量月19日开始进泥,4号

7、和5号消化池于12月2日开始进泥,每日取样,检测沼气中的甲烷含量。均以消化池沼气中的甲烷含量达到燃烧要求为标准。2008年底,5座消化池全部完成消化污泥培养工作。图5消化系统有机物分解率4污泥厌氧消化系统调控研究4.1消化系统运行中常见的问题在运行实践中,从消化污泥开始培养到稳定运行,通常出现的问题如下:消化池出现泡沫;消化池气相压力不稳定,出现波动。以上两种情况有时交图22号消化池培养过程中沼气中的甲烷含量变化情况替出现或同时出现,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和稳定。3污泥厌氧消化池运行分析4.2建议及应对策略3.

8、1产气量4.2.1泡沫自2008年11月厌氧消化池投运以来,系统产[3]根据已有报道,消化池的泡沫主要有两种来气量逐渐增加。截至2009年3月上旬,基本达到设源,一种泡沫是化学泡沫,另一种泡沫主要发生在处计产气量,2009年消化系统产气量变化见图3。理剩余污泥的消化池中,主要是由于剩余污泥含有大量的诺卡氏菌,从而导致消化池产生泡沫。因小红门污泥厌氧消化系统进泥性质为初沉污泥,泡沫的产生应排除以上因素。故以下主要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