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①

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①

ID:5357514

大小:214.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2-08

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①_第1页
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①_第2页
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①_第3页
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①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12期教学管理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①王会亭(淮阴师范学院,江苏淮安223300)摘要: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和实践智慧养成的基础和推动力。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实践性知识长期处于被压制、受忽视的境地。而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对于缓解和最终消除这种不良情状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策略主要包括:采用认知学徒制的学习模式,进行案例研究,加强教学实践反思,开展教育叙事研究。关键词:教师;实践性知识;知识管理;案例研究;教育叙事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485(2011)12-009

2、6-04由于狭隘的教师知识观、传统的教师文化以及识,这种知识是未被作为“焦点意识”而感知的、未难以言明的实践性知识特性导致了教师实践性知被精确化的、无法被系统表述的、在行动中起“支援识长期处于失语状态。为了扭转这种不良局面,加意识”作用的知识。[1]缄默知识对人类的所有认识活强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动均具有极大的影响。它是人类的认识基础和行为指南。它可以更好地阐释人类的认知规律和思维方一、教师实践性知识述要式。具体到教育领域,缄默知识的重要性更是不言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而喻。作为教师的缄默知识,是指教师通过

3、大量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而形成的无法言明的内隐知识。知识,更确切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它通常由教育教学效能感、教师的自明性、教师秉累。教师实践性知识存在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持的学生观、教育教学智慧和教学实践反思能力等它涵括了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一般教要件构成。正如有学者所说,“相比较而言,显性知学法知识、课程知识、教师自我知识等五个方面,并识只不过是整个知识海洋中有限的几朵浪花,而缄且其内涵常因课程或教学重心的不同而呈程度上默知识则是构成海洋的滚滚激流”[2]。换言之,作为的殊异。

4、这些知识不仅源于教师个人经验的积累、两种性质迥异的知识形态,缄默知识是人类整个知体悟,群体之间的沟通、协作,也源自对教育教学理识结构的主体,而显性知识只占极小的比例。论的理解、应用及拓展。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性质上由上可知,作为一种“个人知识”,教师实践性属于“个人知识”。而“个人知识”并非是与“科学知知识包括显性知识与缄默知识两种类型,但是以缄识”相对立的一种知识形态。相反,它是“科学知识”默知识为主。由此不难推衍出教师实践性知识具有的另类表达形式。它认为知识具有个体性与价值中如下两个典型特征:其一,潜隐性(缄默性)。“教师立性。学术界通常将“

5、个人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一般表现为内隐状态。它常常以教师的“缄默知识”两种类型。所谓“显性知识(explicit实践经验和教学风格为基础,裹挟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潜藏于知识大洋的底部。”[3]其二,情境knowledge)”是指能够用书面文字、图表、数学公式来展示的知识。而“缄默知识(tacitknowledge)”也称性。实践性知识是教师通过与其教育教学的特定境默会知识、隐性知识,是与显性知识相对的一种知域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教师的教育实践情境与其①基金项目: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新时期我国支持农村

6、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运行研究”(11JYA880030);江苏省2010年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10JYB013)。作者简介:王会亭(1973-),男,江苏泗阳人,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96·应对特定情境的差异则导致教师知识的殊异。教师基础至关重要。知识管理主要建基于知识螺旋理与外部情境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孤立的、单向的、线论———SECI模型之上。SECI模型(Socialization———性的,而是整体的、双向的、非线性的。社会化,Externalization——

7、—外化,Combination———实践性知识反映出教师在“生活世界”中的实结合,Internalization———内化)是日本学者野中郁次践机智,是他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形成的实践智郎和竹内广隆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知识创造慧。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的完整模型(见图1)。SECI模型认为知识的创造包分,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一,括社会化、外化、结合和内化四个过程。[5]一是社会尽管它主要以潜隐的方式存在,不易觉察、难以言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在组织中,组织成员可表,然而,却可以对教师接受的外界信息起筛

8、选和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隐性知识的传递。比如观导引的作用。其二,它发挥着行为指南与价值引导察、模仿与躬行践履都是共享实践经验和创生隐性的作用,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